特辑|追随印光大师,相聚莲池海会(二)丨印光大师往生80周年特辑( 九 )


——(弘化月刊四十六期)
26.宋朱氏
宋母朱居士。法名智馥,江苏崇明人。辅佐丈夫宋维桢经营制香的事业,勤劳不倦怠。孝顺婆婆,和妯娌相处融洽。喜好布施帮助他人,亲戚或邻居有生病者,即为人求医问卜,赠送饮食,虽然历经寒暑也不辞辛劳。
中年时,鉴于人心被习气所薰染,社会风气日渐恶劣,百苦交煎,甚至比牢狱还痛苦,因此突然怀有出世之想法。一九三七年春天,前往苏州皈依印光大师。后来开辟净室为佛堂,长年持斋念佛,礼拜持诵不断,仍旧每日料理家务从不稍作休息。空闲时则普劝亲戚族人左右邻里,止恶行善,持斋戒念佛,广行种种功德,以息灭贪瞋痴,而自己皆以身作则,故被化度者非常多。一九三九年,与善男信女创设崇明佛教居士林,以作为弘扬念佛法门、化度众生的地方。一九四三年春天,请施宗导居士讲《阿弥陀经》于寒山寺,劝大众参与,一时风起云涌,佛声相闻于道路,宋母感到非常的欣慰。于是就开始创建居士林及寺宇,自己出资建设,劝募化缘巨大的金额,塑造观世音菩萨圣像,朝暮督促工程,最后终于完成。于是大开法会,僧俗二众都来参加,香积厨中,宋母独自承担下来。之后被推为理事,内外杂务,聚集于一身,心中虽然怡悦而气力疲乏。八月十一日回家,身体即感到不适,略有吐泻。十三日,施宗导前往探视,宋母说:“这就与你们诀别了!”八月十五日正午,忽然起床端坐,在念佛声中,安详而往生,时年五十六岁。经过四小时之后,身体冰冷,头顶犹有余温。入殓时面容如生。
——(弘化月刊三十二期)
27.黄德春
黄德春,优婆夷吴德温之母也。天性纯孝,行世仁慈。怜苦恤贫,乐善好施,见称邻里。皈依印光大师,受五戒。年近五旬,持报恩斋,念往生咒三十万遍。圆满后,始持长斋。德春虽不识字,经勤苦学习,于早晚功课,及地藏、金刚、行愿品、楞严诸大乘经,俱能持诵。德春经常去莲社打佛七。凡遇法会,无不随喜。平时家居,一心念佛。当八十四岁夏季某日,午后入睡,恍惚间见一大佛,住虚空中,高不见顶。迨入深秋,肝胆病发,经医治疗略瘥。乃谓其女曰:“我年八十四,纵活百岁,也无甚奇,还是往生见佛好,不必服药。”由此一心持名。其女因母年高,欲请道友助念,以此意达母。母云:“不须烦人,我自己能念。”临终之日,晚十二时,忽气急目闭,但仍念佛如故。问:“有无痛苦?”答:“略感气促,并不难过。”其女即跪下击磬,高声念佛相助。德春在床,对其女说:“要念得慢些,要念四字佛,太快跟不上。”眷属尊命。念至一、二百声,母说:“可速燃香,许多佛菩萨齐降矣!”眷属中有泣下者,母连连摇手说:“不要哭,念佛要紧!”众人念佛约十余分钟,即含笑安祥而逝。越三十六小时就殓,面色红润,身体柔软。时乃一九五七年农历十月初五日也。
——《近代往生随闻录》
28.龙慧锐
龙慧锐,苏北人。家贫,为朱姓作童养媳。九岁,进苏州对门外小觅渡桥某丝厂当童工。其夫在苏州电话局充外线工人。中年感身世贫苦,膝下又无子女,乃归信三宝,茹素念佛。皈依印光大师,法名慧锐。嗣即加入马医科庆元坊吕慧乔所创办之净宗助念团。勤修佛事,数十年如一日。素性刚直,不事虚伪。每逢佛期上殿,遇有男女道友,威仪失检者,辄施诃斥。因此人皆敬畏之。于贫苦同道,关怀周至。晚年,其夫病故,生活益困难,但能安贫乐道,修持不弛。得其同事朱陈圆净资助,生计始得无忧。从此念佛更加精进。不久患腹泻,卧床不起,服药无效。自知娑婆缘尽,极乐果熟,请朱陈圆净来嘱托后事。正念分明,合掌念佛,吉祥而逝。时为一九六〇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时也。终年六十有七。
——《近代往生随闻录》
29.王慈瑞
王夫人,名慈瑞,皈依本邑清凉寺静波老和尚之法名也。秉性仁慈,沉默寡言,不喜妄谈人是非。幼即信佛,知口业之不可妄兴也。与余结婚以来,四十年间,伉俪情深。治家侍亲,得内助之力尤多。一九四零年,皈依灵岩山净宗大德印公座下,法名开悦。从此对佛信愿益笃,茹素念佛,以为常课。及今春佛学院请兴慈老法师来常开讲《弥陀经》,夫人每日往听,亲聆兴公法训,获益良多。知世事之无常,居恒以求生净土为念,因又皈依兴公座下。每早盥沐后,即诵《弥陀经》及阿弥陀佛、观音大士圣号,以为常课。对佛礼拜,勤加用功。迨至今夏,因家事纷繁,竟致积劳成疾,腹部膨胀,缠绵三月,百药罔效。在此病中,尤常以弥陀和观音大士圣号为念,以求离苦得乐。延至八月三十日夜,夫人即见身穿衲衣,头戴毗卢帽者三人,并立床前。自知世缘已了,即将后事嘱咐儿辈,切诫不用悲泣。从此闭目不语,喃喃诵佛矣。翌日夜,余知其病势已不可挽回,即请佛学院吕祖阳居士来家开示,陈说净土圣境,依正庄严,使其正念昭彰,一心往生。在吕居士向其开示之际,夫人不时向其道谢。神志清楚,正念分明。迨至九月初二日子刻,夫人知往生时至,即瞑目不语,遂于佛号宣扬声中,舍报而去。生西之后,周身冷透,头顶犹温。骨节柔软,面色如生。戚友见之,莫不称异。证诸经论,可决其直达极乐无疑。余目睹此境,使我倍增信心,知佛语之不虚。爰笔记之,以为念佛求生西方者劝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