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泓|莫高窟的壁画风格,如何体现出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二 )


曹元忠还会命人制作一些绘画,除了随身携带的绢画,还有当地石窟寺的壁画。人们纷纷仿效曹大王的做法请人作画,像董保德这样的专业画师相当繁忙。对于自己的生活,董保德该满足了。几年前他就成了顶尖的画师,如今生活无忧,还拥有官衔。尽管品阶不高,但仍提升了他在本地的社会地位。职务中当然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需要与官僚和懒散的工人打交道,不过他技艺娴熟,报酬丰厚,工作机会源源不断。敦煌附近有超过十五座寺院,其中最重要的莫高窟是位于城东南约十九公里处的一座石窟寺。
莫高窟开凿在一座朝东的崖面上,崖壁位于小溪旁边,高三十多米,起伏不平,向两侧延伸约一公里。小溪边上长着杨树和榆树,除了夏汛时节,溪水寥寥。从4世纪起,丝路上旅行的僧人与在家信徒便开始在崖壁上开凿出一层又一层的石窟,最初是禅窟,后来又建了礼拜窟。为了装饰洞窟,他们还请人画上精美的壁画,制作彩绘泥塑像。董保德的许多工作便是给已有的石窟重妆壁画,或者在新开的洞窟里装饰一番。
三年前,即962年,曹元忠出资开凿了一座新窟,董保德负责监督其中的装饰工作。洞窟的开凿交给一些技艺不熟练的工人。他们首先在峭壁下选择一块空地搭建脚手架,一直搭到预定的窟顶高度。到10世纪中期,大部分崖壁都开凿了石窟,数百座洞窟如蜂巢般布满了黄色的岩壁,洞窟之间以木栈道与台阶相连。之前的洞窟常被重修,有时会扩建,有时只是简单地重绘壁画。敦煌附近也开始修建其他石窟。
峭壁的砾岩十分易碎,要开凿并不难,用镐和铁锹就足够了。工人从窟顶向里向下挖掘,凿出的碎石用筐运到外面。这份工作既脏又热,还很辛苦。风刮过岩壁,把上面沙丘的黄沙吹下来,阻碍工人的劳作。作为酬劳的一部分,他们的饭食由山谷底部的一座寺院提供。寺院管事每隔几天便会前来巡视进度,决定洞窟最终的形制。曹元忠是寺院最重要的供养人,因此他们希望工作进展良好,而且不会超支。
初步的开凿完工后,石匠会进一步雕凿窟顶与壁面,填平地面。洞窟有一个较小的前室,通过甬道与主室相通。主室最上方的窟壁呈斜坡状,与窟顶藻井相连。主室中央还建有马蹄形佛坛,后面带有石背屏。
开凿工程完成后,泥匠便开始接手。他们在石壁上涂抹一层厚厚的草拌泥,其上再涂一层白垩。沙漠天气炙热,涂料很快就干了。这些壁画并非湿壁画,而是在干燥的表面上绘成的。工人与石匠的酬劳以谷物结算,每天还包一顿饭,泥匠另外会拿到三升麻油。
富人用各式各样的绘画来装饰壁面与窟顶:窟壁的主要壁面都绘有多幅图像,包括极乐世界的景象、《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情节,以及舍利弗降妖除魔的故事。当时,舍利弗的故事十分流行,董保德在其他洞窟也画过类似的图像,他只需翻一下自己的资料,便可找到创作所需的草图。开工前,他会在洞窟中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来丈量尺寸,并在脑海中构思场景的布局。接着,他吩咐年轻学徒们在墙上做标记。他们将线绳沾满红粉,贴着墙拉紧,然后轻弹,红粉便会从线绳抖到墙面上,这样一来便标记出每个水平图层的边界及主构图的界限。舍利弗故事的主要情节占据了南壁下层的九块图幅,同一故事中的其他场景则绘在西壁上。
 魏泓|莫高窟的壁画风格,如何体现出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文章插图
图34舍利弗的故事:佛教的狮子吞吃外道的水牛。来自9到10世纪敦煌经卷。(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Pelliot chinois 4524。作者绘)
这群画师在正午之前就会停下手中的活,前往崖壁下面的山谷中的寺院斋堂用餐。他们可以在此免费享用一顿饭,以抵部分酬劳。他们努力工作,很快便完成了主要人物的填色:舍利弗坐于的莲座上,上方有一大华盖,外道则面对他坐在道场的另一边。然后,董保德用细毛笔与颜料重新描绘这些人物。场景的其余部分也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但由初级的画师绘制。供养人被绘于画面底端,画师会留下长方形的空白处,由当地写工填上榜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