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今天我们为何要怀念他?用哲学视角读懂大儒张载( 二 )


提出“仇必和而解”
彰显中国辩证法
关于张载的辩证法思想 , 在《正蒙》中有专门的论述 。他说:“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 , 感而生则聚而有象 。有象斯有对 , 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 , 仇必和而解 。”
他认为 , “气”从根本上来看 , 就像太虚一样湛于无形 , “气”相感而生 , 凝聚则形成了万物 。“气”所产生的各种事物 , 都有对立统一的两种属性 , 这就是张载所谓“一物两体”(一物两体者 , 气也 。一故神 , 两故化)的辩证法 。
诸子百家|今天我们为何要怀念他?用哲学视角读懂大儒张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既然有对立必然会有相反的作用 , 就像阴阳、上下、前后等 。这种对立如果不断加剧 , 就会发展到你死我活的“有仇”地步 。
截至到此处 , 张载前面的这几句论述 , 其实和西方的赫拉克利特、黑格尔等提出的辩证法并无二致 , 但张载之所以能够为万世所称颂、在中国思想史上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 就在于这最后一句——“仇必和而解” , 非常难能可贵地体现了中国辩证法的特点 。
西方哲学思想的观点认为 , 事物通过对立斗争 , 最终一定是一方消灭另一方 , 通过“消灭”使事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而张载的辩证法则提出 , 对立斗争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走向和解 。这是张载为我们树立起来的 , 能代表中国人对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看法 , 是具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点的辩证法 。
诸子百家|今天我们为何要怀念他?用哲学视角读懂大儒张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高度评价张载的“仇必和而解”思想 。他说:“‘仇必和而解’是客观的辩证法 , 不管人们的意思如何 , 现代社会 , 特别是国际社会 , 是照着这个客观辩证法发展的 。”“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 , 不会永远走‘仇必仇到底’那样的路 , 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 。”
完善“人性论”
朱熹赞其“有功于圣门”
人性到底是善是恶?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学者着重讨论的内容 。孟子道性善 , 言必称尧舜 , 而荀子则提出“人性本恶” , 可以说从先秦开始就有人性善恶之争 , 后来又有告子的“性无善恶说”、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扬雄的“善恶混杂说”等 , 到唐宋时期 , “人性善恶”的问题又引发了大讨论 。
诸子百家|今天我们为何要怀念他?用哲学视角读懂大儒张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儒家的传统思想中 , 自孟子提出“性善论”后 , 就成为了儒家学说的基石 。传统蒙学经典《三字经》 , 第一句就是“人之初 , 性本善” 。但这一学说在历代的发展中 , 遇到了两个难题:第一是“性与学”的关系——既然人性本善 , 只要发挥本性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学习?第二是“性与恶”的关系——若人性本善 , 为何还会有坏人?
基于此 , 李翱提出“性善情恶说”被儒者普遍接受 , 但却遭到了王安石的有力打击 。王安石提出“性有善有恶” , 一时影响颇大 , 甚至使得儒家“性善论”的基石遭到了极大动摇 。
诸子百家|今天我们为何要怀念他?用哲学视角读懂大儒张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面对这一局面 , 张载创新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 认为儒家所说的“人性本善”是指人的“天地之性” , 这是先天的善性 , 是人天生就具备的本性 。而后来学坏是因为“气质之性”造成的 , “气质之性”受后天影响 , 是恶的来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