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下一次将是烈火》,[美] 詹姆斯·鲍德温著,吴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8月版,164页,58.00元
美国黑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詹姆斯·鲍德温的
《下一次将是烈火》
(原书名:
The Fire Next Time
,原书出版于1963年;吴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7月)
是一本真正的小书,全书由两封信组成,中译本连文末一篇中国学者写的近四十页的“跋”在内也不到六万字。但是正如《卫报》的那句评论所讲的,“身为美国黑人到底意味着什么,鲍德温对此的描述可能是二十世纪最雄辩、最有说服力的。”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表达对种族歧视的控诉和与怨恨,而是以个人经历和感受阐述“身为黑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议题的种种复杂内涵,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与期望,在当时这是很多知识分子不会公开讨论的话题。因此这本小书一出版就引起很大反响,成为当年的全国畅销书,有评论者说“它振奋了整个国家,并向新兴的民权运动发出了热情的声音。” What do Negroes want ?美国黑人到底需要什么?当时很多美国人想从这本书获得答案,鲍德温回答了这这个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强烈的反响,鲍德温的照片出现在《时代》杂志的封面上。
书中第一封信是最早刊登于《进步》杂志的《我的地牢在震动》,是鲍德温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时写给侄子詹姆斯的公开信,讲述了历代非裔美国人如何经历不公平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感受而幸存,并提醒侄子要有爱和信心,要有勇气改变现实,追求卓越。这封信只有几千字,语言很朴素,情感和思想却非常丰富和深刻,非常感人。他对侄子说的是理性的肺腑之言,也是对包括各种肤色族群的美国人说的。他知道侄子那一代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他鼓励侄子说:“詹姆斯,这会很艰难,但你来自那些坚强的农民,那些摘棉花、修水坝、建铁路的人中间,要在最可怕的不平等中,获得一种绝对而不朽的尊严。”
(10页)
他提到那些坚强的底层人民,把这种经历身份看作是获得力量与尊严的自我认同。那种感情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也有过类似的体验,从农村、工矿通向校园和广场,像青年高尔基和一位大学生辩论的时候所讲的,“我们的信念是从皮肉熬炼出来的”。鲍德温告诉侄子不要相信别人的话,要相信自己的经历,相信只有爱的力量可以使我们幸存下来,相信不管你来自哪里,通向未来的道路都没有被限定。
第二篇《十字架之下》最早发表于1963年的《纽约客》,既是写给美国人民的信,也是他自己的精神成长回忆录。鲍德温从回忆自己十七岁时遭遇的信仰危机谈起,从更多方面深入地描述在美国种族主义恶梦中黑人的痛苦遭遇和心理感受,以及无论是黑人、白人在面对对方及自己的时候遭遇的种种心理障碍。他在回忆中揭露了基督教堂的伪善和迷恋权力的白人统治者对暴力的依赖,也深入探讨了在政治、经济等多种社会框架之下的美国黑人和白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鲍德温警告白人说,即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须做出改变,否则的话总会有一些可怕的事情要发生。他简直就是苦口婆心,力图要大家建立彼此认同的共识:“黑人和白人如果真要组成一个国家,实现对彼此的认同,成为成熟的个体,那么我们深深地彼此需要。创立一个国家已经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任务,现在并没有必要成立两个分属于黑人和白人的国家。”
(107-108页)
在这时候,鲍德温还是怀着信心和乐观的精神描述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与根本途径——全书最后的这段话在今天读起来尤其使人感到震撼和深有感慨:“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假设,未来就在我们手里,我们已经不能去设想其他可能。如果我们现在负起自己的责任——我指的是那些相对清醒的白人和黑人——就必须像爱人一样坚持或者创造彼此的自觉,也许还能一起结束这场种族的噩梦,成就我们的国家,改变世界的历史。如果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敢做,预言恐怕将会降临到我们的身上,那首由奴隶改写自《圣经》的歌是这么唱的:上帝给诺亚以彩虹作为标记,不会再有洪水了,下一次将是烈火!”
推荐阅读
- 境界的彼方神原秋人一周之内被栗山未来连砍,免费试刀嘛
- 五本冷酷无情的黑暗文,诡异阴森的世界,看主角如何化为恶魔
- 死海古文书记载什么?如何解释古圣经中的描述?什么是死海古卷?
- 一周冼澡一到2次女孩有一种穿衣服习惯性不倡导每天洗澡怕不干
- 君王的决策,治国之道,皆来自这其中的黑暗思想
- 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晋王朝最后一战,五胡乱华之起始,汉人由此陷入最黑暗时代百年
- 秦朝|历史冷知识:英雄人物黑暗的另一面
- 三国两晋南北朝|关羽和吕布到底谁强?古书记载颠覆历史,专家: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 方增先逝世一周年:晚年的他一直思考书法与人物画
- 托举光明、照亮黑暗——人形青铜灯|看见文物 |带你玩转“相约徽州 乐享山水”第一届徽州中式新年\",\"i12\":\"跨年轰趴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