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书记:在黑暗与烈火之间的……下一次|李公明 | 书记( 二 )


(116页)
这也正是为什么虽然这部小书写于六十年代初期,但是最近在网上看到美国今天的读者评论把它与当前的抗议运动联系起来,人们普遍认为这本书并没有过时。
鲍德温从个人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思考的深刻性与复杂性,应该足以使人们明白对美国黑人处境的认识绝不能仅仅依靠和相信表面上的统计数字,而应该同时进入那个社会的意识氛围和美国黑人的内心世界中去。“只有当你真的相信你自身就是白人世界所叫唤的那个‘黑鬼’时,你才可能被彻底摧毁。”
(第4页)
这是在黑人的受难意识中的自我认同问题,也是对有关“黑鬼”等侮辱性称呼的深刻揭露——在称呼的污名化背后是对精神和意志的摧毁。“你出生的这个社会,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残酷、清楚地标示了,你是一个没用的人类。没有人期待你去追求卓越,而是希望你接受自己的平庸。”
(第7页)
这种对某个群体的标签化和潜意识中的遏制动机不仅仅出现在种族歧视之中,在我们的经验中也普遍潜藏在对社会底层的公共话语与管治措施中。由于普遍性的歧视与压迫,黑人的集体受迫害狂会造成他们对社会的敌意。鲍德温指出,“对美国黑人来说,罪人总是白人,这是一个我们并不需要费力就能得到的事实,因此每个黑人也都面临着成为偏执狂的危险。在一个完全充满敌意的社会中,当它的本质似乎就是决心要除掉你,当在过去已经犯下滔天罪行的屠杀现在每天还在进行,那么人们就几乎不太可能区分真实的伤害和幻想出来的伤害。……大多数黑人都不能冒险假设白人比他们的肤色更具人性。尽管难以察觉,但不可避免地,这会导致一种人们总是期待并且容易相信最坏的情况的心理状态。……一个黑人不敢相信白人会这么对待他,他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会遭受如此待遇。而当他意识到这与他的行为毫无关系,白人就是想要毁掉他——这完全是没来由的——那么他把白人视作魔鬼就顺理成章了。”
(75-76页)
如果人们不能或不愿意深入感受和理解这段话中所包含的痛苦与思考,如果人们仍然只是看到或强调黑人在反抗斗争中的某些过激行为,那么对于当今许多冲突悲剧的发生原因就缺乏感同身受的理解。而且事实上许多黑人尽管有这种受迫害的偏执狂心理,但是当他们面对充满敌意的暴力执法时仍然首先表现出无奈的顺从,而不是马上就呈现出过激的反应。
在鲍德温的思想表述中,“他们”是关键词之一。“他们”是谁?当然首先是指美国白人,比如当他说“多年以来,他们有无数的理由去相信黑人低白人一等”
(第9页)
的时候,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在全书中第一次出现的“他们”是这样的:“我知道这个世界对我的弟弟做了什么,我也知道他是如何从这一切之中幸存下来。但更糟糕的是,这是我的祖国和同胞所犯下的罪,正因如此,不管是我还是时间和历史,都不会忘记他们。他们过去,此刻仍在摧毁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他们对此一无所知,或者根本不想了解。”
(第5页)
在鲍德温的思考中,“他们”有远比种族身份要复杂得多的内涵,关键不是任何身份标签,而是对待这个世界的价值立场、善恶态度、行为以及给人类世界带来的后果决定了“他们”是谁。可能令有些读者难以接受的是,在上面这句话和接下来的论述中,鲍德温所讲的“他们”都是指向国家、祖国、社会、同胞,而且与“犯罪”有联系:“正是……你的同胞们,让你一出生就置身于和查尔斯·狄更斯笔下一百多年前的伦敦差不多的处境里。”
(第6页)
“这个看似无辜的国家让你在贫民窟里出生,事实上,它本来的意图就是让你死在那里。让我说得更明白一些吧,因为这是问题的核心,也是我和我的国家之间的根本分歧。”
(第7页)
这就是黑人所面对的“他们”——“同胞”和“国家”,他没有用“白人”这个肤色标签,当然更为深刻,也更有普遍性意义的伦理批判和政治批判涵义。这是“我和我的国家之间的根本分歧”,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根本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