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创作的前前后后( 四 )


享有盛誉的长篇历史小说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面世后,社会反响巨大,一时间路人竞说“季交恕”,城乡争购这部长篇小说,出版社不得不一版再版。彭德怀元帅对该小说爱不释手,还特地来到李六如家,当面表示祝贺,对李老晚年著书的壮举倍加赞赏。
 变迁|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创作的前前后后
文章插图
◆《六十年的变迁》
迄今,该小说三卷本已被列为当代文学经典丛书,在国内再版近10次,销量达数十万册。它还于1959年被中国评剧院改编为评剧《如此家庭》(改编自《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由新凤霞主演。在北京上演后,深受观众喜爱,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以致剧院不得不增加场次,以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1984年11月小说又被长江文艺出版社改编为同名连环画,首版印行即达13.3万册。此外,该小说还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等多种文字,蜚声国外。
《六十年的变迁》作为我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名著,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普遍赞赏。该小说第一卷刚出版不久,《光明日报》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辛亥革命史料略述》的文章,其中在评论《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时誉称:本书作为历史小说读,富于真实性,这是武昌起义以来唯一用文学体裁描写历史的巨著。并肯定该书“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有史料价值”。业界人士多认为,该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成就在于:一是作者把历史和小说成功地熔为一炉,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其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历史又是艺术,既有史学的价值又有文学的价值,既有艺术的虚构,又有历史的真实性;二是小说对黎元洪、谭延闿、廖仲恺和何叔衡、夏明翰等历史人物,都有较成功的描写,甚至颇能引人入胜;三是小说的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流畅。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