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人消耗了生命能量,又因为少,不是得不到,就是得到的又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接着便是困扰和痛苦。
因此,有了人,世界就有了灾难、罪恶与痛苦。
但是,我们与万物一样,常在变化之中,所以都是相对而有限的真实。
即使做到了贵为天子、富甲天下,最后还是要放下一切,两手空空地离开。
如何化解?
老子认为起始源于人的认知,解决的办法自然就是提升认知水平,从而超越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模式,不从“人”的立场去观察,升华为从万事万物的法则与规律——道的立场俯视。
因为,万物变化,而道永恒不变,所以道不是万物,道在万物。
老子将人类的知分为三个层次:
以知为区分;
以知为避难;
以知为启明。
首先,要将认知水平从“区分”,提升到“避难”的层次。
因为人的认知能力首先表现为“区分”,如果能够发现“区分”有所不当,并且从个人经验和历史故事中得到教训之后,就可以设法将认知能力提升到“避难”的层次,都说趋利避害,关键不是先兴利,而应先保障自己,避难。
如果明白了吉凶祸福的道理,那么就能避开一切灾难。
祸福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轻诺必寡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既然福祸相互依存,又何必纠缠于世间的名利权位呢?
老子倡导“无患,无尤”,“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生久视”。
接着,认知能力可以更上一层,从向外区分与向内衡量,提升到主客合一,不再执着于自我,以“道”的立场来观照一切。
这时产生“启明”,也就是觉悟。
觉悟就是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一切,道我一致,由道观看一切,洞识芸芸万物,各归其根,无为胜于有为,甚至,无为就是无不为了。
庄子将其称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这用成语则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教导我们,看事最少要看到两面,看得看失,看好看坏,看高看低。
只有这样才能洒脱在世,不管处于何种处境,都能淡然处之,即使最差的时刻,也能有意识地去发现它好的一面,并乐于其中。
总的来说,道家就是要从减法开始,从本质开始,从“损之又损”世间一切相对的东西,让自己的心思回到原始的单纯,这样才能找到道,与之结合。
文章插图
四、换到概率的角度看道
坤鹏论对道家思想的学习中结合概率法则进行了思考,认为,道家思想很多都暗合着概率。
比如:
第一,作用和反作用,福祸相依、物极必反……这些其实都是概率;
第二,宇宙能量守恒,概率的和永远只能是100%,这边多,那边就少;
第三,除了死亡,任何一边都不可能出现100%,因为它意味着没有概率;
第四,概率越高,就越可能逆转。
它的最好体现就是——不亚于万有引力的回归平均值的规律,它告诉我们,顶级企业和投资大师,其长期下来的年增长率或投资回报率,都不可能超过20%;
第五,如果说宇宙有道,坤鹏论认为,概率是道。
推荐阅读
- 是不是一样的封神榜里的梅山七怪跟杨戬的梅山七友
- 日本90代奶奶制作的剪报画,年龄从来不是爱好的阻碍
- 甜宠文不是因为喜欢,谁会护着你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放牛童子没有摘桃子给孙悟空吃他去五行山也不是为了看望孙悟空
-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是不是意味着富家子弟就能养出贵子呢?
- 玩玉别再拿产地说话了!这点更重要……
- 人死后为何一定要停尸三日?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道理
- 古埃及法老墓出土“神物”,黄金面具是其一,另一件不是地球之物
- 薛宝钗进宫待选,为何以失败告终不是落选,而是薛家主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