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爱诗的人不会写诗,爱武术的人不懂搏击,学音乐的人不懂创作,学美术的人不会创意。
对于以顿悟万物共通的那一瞬间为目标的探索,朱熹称之为格物致知。
可以看出,居敬穷理对应的是道教的心斋坐忘,格物致知则对应的是唯道集虚。
而这种重视探究理的哲学为律己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文章插图
4.阳明学
朱熹认为,人的理,就是人为了成为人应该遵守的法则,它是贯通万物的自然法则。
理,是从一开始就客观存在的。
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堪称朱熹的最大敌手。
他批判朱熹的理气分离,主张心即理,开创了阳明学。
朱熹说悟尽天下个体的理,不仅能悟到万物共通的理,还能悟到自身的理。
王阳明就去实践,他不断思考庭院里面竹子的理,甚至为此病倒也没有发现竹子里面的理。
这让他悟到,自身的理并不存在于身外,并非竹子的理,不属于固定的自然法则,它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每次对日常发生的事的自我判断就是理。
他认为,人生来就是物我一体的,心与理相一致,因此我们不能模糊本心,人心中始终有理,心明便是天理,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皆圣人,而实践心中的理,就会产生善。
这个如何理解?
你可以现在开始注意观察自己的思想,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规律:当看到某件事时,你的思想一般会出现,这件事如何做才是正确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善的,而非恶的。
那么对于仁、义、理、智、信,就是去做那些我们认为是仁、义、理、智、信的事情,只要将理转化为行动,即可生善。
朱熹认为,心是性和情一体化的产生,理存在于性中,通过专一地研究学问和收敛身心的静坐就能达到圣人境界。
王阳明认为,理就存在于心中,端正人心即可明理,知行合一就能悟得自身之理。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正心即可明理:因为天为我们的心带来了与万物应有状态融为一体的良知,所以人心中具有良知,因此能够知理。
就像人们知道偷窃、抢劫、贿赂等事,都是错误的,这就是良知。
王阳明将人发挥良知,端正万物称为致良知,也就是要在日常的各种情况下实践自己心中的善行。
第二,知行合一:朱熹重视学识,王阳明则认为无论知识多么丰富,如果不去实践它,就毫无意义,不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都伴随着行动,相辅相成。
朱子学和阳明学,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对日本的知识分子也产生过巨大影响,德川幕府为了维持封建统治,直接将朱子学奉为官学,而阳明学的知行合一精神却成了倒幕运动的内在支柱——不光要说要喊,更要行动。
三、为什么道家思想倡导摒弃名利?
在《心斋坐忘 唯道集虚》中,坤鹏论讲了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子的心斋坐忘,唯道集虚。
同时强调,不管是老子,还是庄子,“遵道”的核心在于摒弃名利,有些朋友对此还有疑问。
这一核心也是老子经过了缜密的演绎逻辑推断得出的。
儒家从正面肯定人间一切价值。
相信只要教育和政治配合,人的向善本性就能因势利导,最终达到“正德、利用、厚生”的幸福境界。
可是,现实并非如此,自从有了社会,人世间的混乱与冲突就从来没有消弭过。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老子认为,应该先找出天下混乱的原因,才能设法对症下药。
天下为何混乱?
一切问题都出在人的认知和欲望。
当人为了生存而必须认知万物并加以区分时,区分也带来了价值的贵贱之别,由此引发了人的欲望。
比如:路边的石头不值钱,人们连瞧都不瞧,但是,黄金却令人趋之若鹜。
人有理智,既可以认知,也可以选择。
如果认知局限于“区分”,就难免由于“物以稀为贵”的观点,人心怎能不乱?于是就会选择巧取豪夺,与别人从事各种竞争、斗争,以至于战争。
推荐阅读
- 是不是一样的封神榜里的梅山七怪跟杨戬的梅山七友
- 日本90代奶奶制作的剪报画,年龄从来不是爱好的阻碍
- 甜宠文不是因为喜欢,谁会护着你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放牛童子没有摘桃子给孙悟空吃他去五行山也不是为了看望孙悟空
-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是不是意味着富家子弟就能养出贵子呢?
- 玩玉别再拿产地说话了!这点更重要……
- 人死后为何一定要停尸三日?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道理
- 古埃及法老墓出土“神物”,黄金面具是其一,另一件不是地球之物
- 薛宝钗进宫待选,为何以失败告终不是落选,而是薛家主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