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谭嗣同的风骨与彭晓玲的风格

我跟彭晓玲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十多年前,我还在公安局工作时,她跑到我办公室送书——《红石头的舞蹈》,那是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当时给我送书的人并不多,所以我看得很认真,感觉非常不错。觉得她的文字很有质感,写景摹物,都特别认真到位,写出了事物的真实面貌,写出了生活的原生态。与一般的小女子散文和小资写作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要划分的话,那时的她,就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家了。
而她这本《寻访谭嗣同》,是一部历史文化随笔集。写这类随笔,在我看来,至少要克服“五难”,但是很惊奇的是,作为女性作家,彭晓玲把这些困难都克服了。
 风格|谭嗣同的风骨与彭晓玲的风格
文章插图
风格|谭嗣同的风骨与彭晓玲的风格】△ 《寻访谭嗣同》,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其一,行走寻访难。
现在交通发达,作家要去某个地方,再怎么难,与古代比起来,都不算太难。我说的这个难,是说今人要去某个地方,去寻找旧日的时光,做一个时空穿越者,就比较难了。
据彭晓玲说,沧海桑田,变化万千,她去的那些地方,由于城市翻新扩建,跟谭嗣同当年生活的场景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了,甚至连当年的一鳞半爪都找不出来。惟一的就是“今人还照古时月”,站在今日那些高楼大厦面前,要让自己的情感与古人的情感重叠合拍,只能靠想象力了。
尽管这非常难,但《寻访谭嗣同》对场景的复原,以及对时空的沧桑变化,把握得非常精准。让人如亲临其境,时而跟着古人的呼吸而呼吸,时而跟着彭晓玲的感叹而感叹。于是,阅读此书时,就仿佛看见彭晓玲从某扇历史之门,真的走进了谭嗣同的生活里去了,去接近他,接近他的亲朋好友,成为他们生活的参与者。
其二,素材搜集整理难。
众所周知,写历史随笔,收集整理素材特别难。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伟人,研究他的资料和作品,其实已有很多了。然而,材料越多,研究他的人越多,对彭晓玲来说,写作的难度就越大。这些材料摆在一起,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在短时间内,要全部梳理一遍,自会看得她眼晴发花,头脑发晕。而要从这些材料中,选择对自己写作有用的素料,则又是一番痛苦。
对学者而言,可以“述而不作”,只要把原始材料整理好,以及古人对这些材料是怎么评价的,就可以了。但对作家来说,却不行。一篇文章绝对要有观点,要有思想,要有主题。一篇文章,主旨先行,先要讲究立意。可是,写的人已经这么多,还有什么意可立呢?
《寻访谭嗣同》的新意在哪里呢?既然写的人多了,她只能另辟蹊径,不直面谭嗣同,而是以机巧新奇的视角,细腻温暖的心思,质朴明亮的语言,采取烘云托月、相互补益的手法,围绕谭嗣同身边的人展开抒写,从各个时空的侧面,将谭嗣同一生的风骨和精神都凸现出来。
 风格|谭嗣同的风骨与彭晓玲的风格
文章插图
△ 谭嗣同
其三,素材拆解组合难。
以一个主旨为中心,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彭晓玲这方面也做得很好。在写作《苍茫潇湘》时,她就有很好的训练,知道如何拆解对自己有用的素材,并把这些素材卯榫合缝地组合起来,让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合为一体,互相辉映。
不但如此,文学与资料还不同,资料整理出来了,有没有读者,学者可以不在乎。而阅读量却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之一,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感染读者,熏陶读者,从而达到教育影响读者的目的。这不但需要文学作品有超高的思想性,还要有较强的艺术性,要吸引读者,让读者一旦接触,就爱不释手。这要求作家有很强的拆解组合能力。不论写什么,都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超的逻辑思维,就像一个好的故事,同样会把人吸引进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