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的“遗憾”,恐怕并不仅仅因为未识的美景。事实上,成化十五年的洞庭秋色,他并未错过。
文章插图
明 沈周[款]《洞庭两山赋图》(局部)私人藏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应好友蔡蒙(字时中)之邀,沈周来到其位于西洞庭山的老家游玩。这次旅行的细节,今天已不得而知。我们只能从对岸居民王鏊的描述中一窥彼时西山的景致。在王鏊的笔下,西山犹如屏障一般横列于东山之前,同样绵延于碧波之间:“西山起自缥缈,或起或伏,若惊鸿翥凤,不知几千万落,至渡渚回翔而北折。”“缥缈”是西山的主峰,与“莫厘”遥相呼应,共为太湖七十二峰中的“最大而名者”。 洞庭西山的这次秋游,给沈周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其返家后不久,便将自己“留心二年始就绪”的《仙山楼阁图卷》寄赠蔡蒙以为答谢。吴宽之侄吴奕在卷前所写的篆书题名指出画中所绘楼阁乃是蔡家的“天绘楼”。将真实存在且亲身游历过的景观与“仙山楼阁”联系在一起,显示出沈周对洞庭之景可堪“仙境”的赞扬,一如他在为王鏊、文贵绘制的《莫厘登高卷》上所写下的那样:“洞庭两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
文章插图
洞庭两山浮具区,“具区”指的就是太湖(图自正德《姑苏志》)
于是,王鏊成为沈周眼中“住隔万顷玻璃湖”的“仙儒”,而主政一方的文贵也成为了能够约束山灵河伯、使得一方仙众都为之后拥前驱的“文侯”。与二人的失之交臂,或许才是沈周错过此行最大的“遗憾”。《莫厘登高卷》弥补了他的这个遗憾,亦成为沈周并未“缺席”此行的“证明”。
弘治十年(1497年)的初春,朋友带着王鏊所书的《洞庭两山赋》前来相见。不知彼时的沈周是否还会想起十八年前那场错过的洞庭秋游?此时,王鏊正身在北京,已升任翰林侍读学士兼左谕德,而文贵也早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被选为御史离开了吴县。当年《莫厘登高卷》中的三人,现下两人缺席,只剩年迈的沈周临纸惘然。
文章插图
明 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文章插图
明 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文章插图
明 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文章插图
明 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文章插图
明 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文章插图
明 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文章插图
明 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
文章插图
明 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见字如面。在他眼里,王鏊的文采依旧那般“仙气十足”:“语意深奥,词旨变幻,政如七十二峰风雨晴晦,出没万状,不可端倪。”读毕长赋,沈周“不觉神思快爽,援笔为图”,根据文意绘制了一件表现洞庭两山景色的山水长卷。值得玩味的是,在长卷的近景中,画家专门描绘了一座背靠山峰、面向湖面的寺院。这是法海寺吗?它的身后便是莫厘峰吗?这是沈周埋藏在画卷中的回忆吗?我们不得而知。历史的真相,亦如烟波掩映的洞庭两山,莫名而难厘,缥缈又虚幻。【
推荐阅读
- 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圣人,生而不凡,明代心学集大成者
-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是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宋氏三姐妹是其后人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明代万历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 【睢州历史】明代名臣李孟旸
- 这个明代建筑的主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的才子,堪称东方梵高
- 李谷一隔空感谢《北京晚报》,追忆40年前发生的那件大事!
- 珠海挖出千斤重明代大炮 炮身铭文闹乌龙,疑半年未知崇祯帝死讯
- 明代才子唐伯虎最销魂的一首《一剪梅》,结尾流传千古,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