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明代沈周据王鏊文赋绘制的洞庭山水长卷在追忆什么?

明代成化十四年七月,沈周错过了一场跟好友王鏊、文贵的洞庭秋游。18年后,沈周在读罢朋友带来的王鏊《行书洞庭两山赋卷》后,根据文意绘制了一件表现洞庭两山景色的山水长卷。长卷近景中,有一座背靠山峰、面向湖面的寺院。这是法海寺吗?它的身后便是莫厘峰吗?这是沈周埋藏在画卷中的回忆吗?我们不得而知。
 追忆|明代沈周据王鏊文赋绘制的洞庭山水长卷在追忆什么?
文章插图
明 沈周[款]《洞庭两山赋图》(局部)私人藏
 追忆|明代沈周据王鏊文赋绘制的洞庭山水长卷在追忆什么?
文章插图
洞庭两山今景
这是一场沈周错过了的旅行,但他并未缺席。成化十四年七月(1478年7月),任官三年秩满的王鏊刚刚通过考绩进阶文林郎,便怀捧着朝廷的封敕与托请朝中名士所作的贺诗回到老家,庆祝父亲的六十大寿。就在三年前(1475年),这位年轻的吴门才俊刚刚经历了读书人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他在春闱中一举拔得头筹,并最终以“第一甲第三”成为“探花”。朝廷授予其“翰林院编修”一职,由此开启了他长达三十余年的仕宦生涯。
与王鏊同科的文贵(字天爵)则名列三甲。试后,他南下担任吴县知县,成为前者家乡的父母官。就这样,有着同年之谊的两个人,在会试之后的第三年,重逢于江南。
 追忆|明代沈周据王鏊文赋绘制的洞庭山水长卷在追忆什么?
文章插图
明 沈周[款]《洞庭两山赋图》(局部)私人藏
王鏊出生在吴县东洞庭山的震泽乡。洞庭山位于苏州城西部的太湖之中,分为东西两山,对立相望。当时,“两洞庭分峙太湖中”, “望之渺渺忽忽,与波升降”,而在今日,东山已与陆地连成半岛,只有西山依然水围四周。王鏊曾用一句话来赞叹东西洞庭所构成的秀美景观——“湖山之胜,于是为最。”
 追忆|明代沈周据王鏊文赋绘制的洞庭山水长卷在追忆什么?
文章插图
明 沈周[款]《洞庭两山赋图》(局部)私人藏
得知同年好友荣归故里,文贵时常前往探望同游,两人一道“相与穷溪山之胜”。第二年(1479年)秋天,他们来到东山名刹法海寺探访。这座始建于隋代的寺庙,背靠着东山的主峰莫厘峰。莫厘之名,源自历史上曾有一位“莫厘将军”安葬于此的传说,而法海寺亦传是由当年这位将军的宅邸改建而来。对土生土长的王鏊而言,这样的故事从小便耳濡目染,但令他更为迷恋的,还是以莫厘峰为首的东山胜景: “山自莫厘起伏逦迤,有若巨象奔逸,骧首环顾。遂分为二:一转而南,为寒山,郁然深秀,楼枕其坳;一转而北,复起双峰,亭亭如盖,末如长蛇,夭矫蜿蜒西逝。”这里提到的“楼”,乃是其父王琬(字朝用,后以字行,更字廷臣)归隐故乡后精心修建的静观楼。王家人时常在这里眺望湖光山色,悠游世外。在他们的心目中,静观楼丝毫不逊于滕王阁、岳阳楼,甚至因其可览 “三万六千顷之波涛”与 “七十二峰之苍翠”还要更胜一筹。
 追忆|明代沈周据王鏊文赋绘制的洞庭山水长卷在追忆什么?
文章插图
图自正德《姑苏志》
文贵想必对王鏊所述的这番景象神往已久。所以,当他跟随后者来到法海寺,听闻寺僧介绍道眼前的这座“异峰”便是莫厘时,便立刻“振衣以升”,乘兴开始登攀。海拔将近三百米的莫厘峰并不好爬。王鏊与同行者们就这样跟随着文贵, “或后或先,或喘或颠,至乎绝顶而休焉。”不过,当一行人站立于山巅,眼前美景足可使登山的疲惫一扫而光。在莫厘峰顶,他们看到西边的吴兴隐约浮现,看到北边的苏城清晰可辨,看到东边的吴江历历在前, “盖七十二峰之丽,三万六千顷之奇,皆一览而在”。湖山美景尽收眼底,众人纷纷发出“大哉观乎”的赞叹。
沈周本应在同行人中,却因故未能同游。事后他解释道: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天不作美,波涛汹涌的太湖挡住了舟行的前路。沈周只好一边读着王鏊与文贵寄赠的纪行文章,一边想象着莫厘登高的壮美景象。然而, “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仍然遗憾地慨叹 “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