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仇鹿鸣 | 谁是魏晋司马氏的敌人?( 二 )


但随着景初三年满宠的征还 , 淮南的军政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满宠征还之后 , 正始初 , 由豫州刺史王淩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王淩出身太原王氏 , 其叔父王允是汉末士大夫的领袖 , 设计诛杀董卓 , 为天下所重 , 其家族在汉末士人中的威望与影响力远在河内司马氏之上 。王允被杀之后 , 仅有其兄子王晨、王淩侥幸得脱 , 避乱乡里 。注袁绍败亡之后 , 王淩方为并州刺史梁习所荐 , 为发干长 , 迁中山太守 , 被曹操辟为丞相掾属 。他属于官渡战后加入曹魏集团的河北士人中的一员 , 当时曹操霸业初成 , 较晚加入的河北士人大都在曹魏政权中作为有限 , 同样 , 王淩在曹魏的开国人物中并不引人注目 。
王淩在曹魏政权中的经历与司马懿有不少相似之处 , 注初与司马懿之兄司马朗相善 , 又与司马懿同为曹操丞相掾属 。注但王淩曾与杨修、贾逵并为曹植主簿 , 注因而与曹丕本人并无多少政治上的渊源 。曹丕称帝之后 , 为散骑常侍 , 出为兖州刺史 , 其后迁转青州、扬州、豫州刺史 , 所在甚有声名 , 注但由于其并非曹丕的藩邸旧臣 , 升迁速度较司马懿有所不及 , 从其仕宦经历来看 , 很少有在中央任职的经历 。但历任地方亲民之官 , 皆有治绩 , 可知王淩本人颇有吏干之才 。更重要的是王淩自黄初以来 , 二十余年间历任兖、青、扬、豫等东南诸州之长官 , 论曹魏上下对于东南军政形势之熟悉者 , 恐无出其右 。另《隋书·经籍志》载有魏武、王淩集解《孙子兵法》一卷 , 注可知王淩亦颇具军事才能 。所以尽管王淩与曹魏政权渊源不深 , 但在元勋老将日益凋零的情况下 , 将东南大权交与王淩 , 恐怕也是曹魏必然的政治选择 。
王淩本人也在积极寻找专制淮南的政治机遇 。他在扬州刺史的任上 , 便与都督扬州的征东将军满宠不和 , 太和五年(231)上表弹劾满宠年过耽酒 , 不可居方任 , 注试图将满宠排挤出扬州 , 这恐怕是他试图控制淮南军政大权的一次尝试 。但这次离间并未获得成功 , 魏明帝依然信任、倚仗满宠这样的创业老臣来坐镇要害之地 , 反而将王淩调任豫州刺史 。直至明帝去世之后的景初三年三月 , 满宠才被召回京师 。正始初 , 方才命王淩接替满宠 , 其间征东将军一职空缺了约有一年之久 。当时 , 司马懿与曹爽夹辅幼主 , 这一人事调动当出于二人之意 。在明帝去世之后 , 立即将满宠这位元老重臣召回中枢 , 出任太尉一职固然可以收取稳定人心 , 增强朝廷威重之效;但是让满宠留任淮南 , 稳定魏、吴前线的局势 , 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而满宠直至正始三年方才去世 , 恐怕当时并没有老迈到无法任事、只能在朝廷中担当一个荣誉性职位的地步 。更为蹊跷的是 , 满宠离任之后 , 征东将军这一要职空缺达一年之久 , 可知朝廷征还满宠之举意起仓促 , 并未考虑好合适的继任人选 。
依据现有的史料 , 我们无法具体了解这一人事调动背后的政治运作以及司马懿与曹爽分别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但从后来的形势发展而论 , 曹爽专权之后 , 对于王淩专制淮南的局面并不满意 , 并多次试图加以改变 。曹爽施政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恢复军权集中于曹氏—夏侯氏一系手中的传统 , 因此他不能容忍任何地方势力的形成 。与试图削弱司马懿在关中的影响一样 , 曹爽也试图将自己的力量渗入淮南 。首先 , 曹爽重用乡里故旧文钦为庐江太守 。文钦为谯郡人 , 其父文稷追随曹操起兵 , 其家族与曹氏关系密切 , 文钦以名将子 , 少有声名 , 太和中为五营校督 , 与曹爽同在禁卫军中任职 , 两人之间有着同乡兼同僚的密切关系 。文钦后任淮南牙门将、庐江太守 , 与王淩不睦 , 王淩奏其贪残 , 要求将其免官治罪 , 但曹爽不但未加理会 , 反而厚遇之 , 遣还庐江 , 加冠军将军 。注曹爽不惜开罪淮南的重臣王淩 , 也要将文钦留在扬州 , 自然是出于对乡里故旧的信任 , 想要在淮南重地植入自己的亲信人马 , 以防王淩坐大 。其次 , 曹爽以诸葛诞为扬州刺史 , 加昭武将军 。在魏晋之际 , 诸葛诞无疑是一个政治立场颇为模糊的人物 , 尽管他最终走上了反抗司马氏的道路 , 但在最初却与矛盾的各方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诸葛诞少与曹爽所信用的夏候玄、邓飏相善 , 后因牵连浮华 , 而遭免官 , 注在曹爽当政之后重新获得启用 。另一方面 , 诸葛诞与王淩、司马懿皆有姻亲关系 。注曹爽任命诸葛诞出任扬州 , 当有遏制王淩在扬州的势力的意图 , 而由于诸葛诞与王淩之间的姻亲关系 , 由其来主掌扬州民政也是王淩方面易于接受的一种人事安排 。综上所述 , 在曹爽主政期间 , 为了争夺淮南军政的主导权 , 曹爽与王淩之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明争暗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