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书|拓晓堂:古籍拍卖会买家行规经验叙谈


 善本书|拓晓堂:古籍拍卖会买家行规经验叙谈
文章插图
买家的行规经验叙谈
古籍拍卖会像一团熊熊烈火,很多买家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就是心甘情愿往里飞。究竟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几本书,就是为了占有欲,就是为了扬名立万,就是寻求一个人生的乐趣。
人生乐趣是什么?有人说,家有贤妻,屋有善本,此生足乐。这话说得有道理,但是没有分缓急。年轻时,血气方刚,自然是贤妻第一位,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衰老,善本书就慢慢变成了第一位。因为善本书与女人不同。女人是年轻好,细嫩水灵,古籍是越老越好;女人天天见,善本真是罕见;看女人是直观的一瞬间心动,所谓一见钟情,看古籍书,穿越时空,沧桑中见大美,要慢慢地琢磨;女人也许一辈子看不懂,善本书总归是能看懂的;弄不好女人可以离开你,善本书不会,只有你离开它。所以只有贤妻,没有善本,不足称乐。
看看早年在美国的古籍拍卖会,都是各行各业里的一些大佬,参加拍卖会就像听场正式的音乐会一般,追求生活乐趣。西服领带不说了,有的还是领结燕尾服,可谓盛装,有时还会携带女友,非常隆重。毕竟藏书是一项温文尔雅的高尚小病,不能亵渎了先贤的思想和智慧。一切都是那么文雅,那么高尚。表面上见了,点头致意,一派绅士风度。拍卖一开始,为了几本书,个个原形毕华露,不择手段,抢占鳌头。所以古籍拍卖,古今中外,就是一个文雅的厮杀战场,要么你赢,要么我赢,没有第二条路。
中国嘉德古籍拍卖会,当然是一件行业里的大事。参与者远远比西方古籍拍卖会的几位大佬多多了,买家、行家等等,不类西方的那些老贵族做派,都是事业有成的大鳄,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玩的都是中国特色,那叫儒雅。
不论古籍拍卖会怎么热闹,但是总有公道在。有些道理,知道和明白,总会少走弯路。
1、规矩人不吃亏
守规矩的人,就是老实人。踏踏实实,按照拍卖的规则一板一眼地办事。古籍拍卖规则,是两百年多年的历史经验教训,逐步总结出来的成果,很多可能都是惨痛案例,包括卖家、买家和拍卖人。按照规矩办事,就是汲取了教训,总是不会再吃亏。
比如说,拍卖公司都有规则,给予买家购买拍品之后三十天的付款期限,但是往往有买家拖延,有些买家以为从中得到了便宜。其实时间长了,时间是试金石,终究会告诉你谁是受损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买家自己。拍卖公司如果因为买家付款失信,连锁反应就是拍卖公司失信卖家,卖家就会不将好的收藏品拿出来,没有好的收藏品,拍卖公司的利益很明显的受损失,可是到头来,买家也没有好的收藏品可以收藏,古籍善本市场也会受到损失,最终结果是买家的利益随着市场的损失而损失。冤有头,最终是买家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这就是老话,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一级市场里交钱拿货,立刻完事。但是古籍拍卖就没有那么快捷了。从征集到编写图录,再到出版,预展招商,一场大型古籍拍卖会大约需要半年的准备周期。在这半年的周期里,经济变数非常大,也非常快,经济上行或是下行有时就是在转眼之间,一个利好消息,或者一个利空的消息,通过现代的通信方式传播出去,立刻就会造成市场的巨大波动。或许碰上好日子,股市连续大涨,如果竞标人恰好就是股市中的大鳄,那就会有好戏看了。我就曾经见到过一手拿着手机看股票,一手拿着竞拍牌号,哗哗地举,完全不论价。我就问,为何这般举法?回答是,看看我买的股票,今天进账就千万,这几十万有何不可。这种买法有时真的很玄,拍卖公司无法掌控的国内的股市和国际汇市,按照拍卖公司的规定,竞投价格以当天的外汇汇率换算。币种只能是人民币、港币、美元。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导致国际间汇率突变。1998年春季嘉德拍卖会的举办之后几天内,日币的汇率忽从10,000日币兑换800多元人民币,断崖式下跌,变成了10,000日币兑换400多元人民币,可谓“腰斩”,就在此时期间,拿100万人民币举例,如果买家当时立刻付款,款货两讫,所需支付的日币是大约1200万日币,三五天之后就需要支付2400万日币了。当时,古籍专场里有一件宋版《昌黎先生集》,此件是从海外征集所得,成交价为120万人民币,买主是日本客人。所以这件拍品买的很苦,日币断崖式下跌期间,买主很可能就不是出这个价位了。有时拖延,似乎占到了小便宜,可是要碰到了这种事,那就亏大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