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马伯庸亲自揭秘《长安十二时辰》里为什么没有李白?

读一次《长安十二时辰》就仿佛穿越了一次盛唐。
尊重历史、探寻细节,让《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砖一瓦、一衣一物都有据可寻,将一个活生生的繁华都市展现在读者面前。也让书迷叹服,“马亲王”在还原历史与大开脑洞之间高超的平衡能力。
12月1日晚,马伯庸再次来到西安,在曲江文化大讲堂上回答了书迷关于《长安十二时辰》创作的好奇与疑问。
提问马伯庸:尊重历史与大开脑洞
书迷:《长安十二时辰》里面张小敬劫持李隆基走的那条御道,考古工作者的确发现过从兴庆宫到曲江池那里有夹道,希望听一听马伯庸老师如何获取这些历史细节,并将其融入到恢弘的历史叙事当中?
马伯庸:我其实也是通过考古资料了解到的,当时我看了一张地图,我第一个直觉就是,这条御道是玄宗皇帝为了避免走在路上被群众围观,专门修了一条单独的通道,然后他可以从兴庆宫中直接走到曲江,不用再暴露在大家的面前,当然也是出于一个安防的考虑,但这是我的一个猜测。
马伯庸|马伯庸亲自揭秘《长安十二时辰》里为什么没有李白?】如何融入到历史中,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我最近有一本新书叫《两京十五日》,书中有一段情节,讲的是主角被逼到南京城的城墙上,城墙高6丈5尺。大家看的时候可能一扫而过,但有个南京学古建筑的小姑娘就起了一点较真的心思,她把这6丈5尺放到百度的单位转换转换成现代的,这个单位一算出来30.5米,然后他又去找当时的考古报告,一查当时考古报告显示南京城墙正好是30.1米,他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我的路径跟你完全一样的,我也是先看考古报告,然后打开百度,把30.1米转换成古代的6丈5尺,再放到书里去。所以说其实关于历史、考古的科研成果是我写东西最基本的一个基础。
书迷:您的写作灵感来自历史故事,还是现实的感触?历史题材小说如何做到尊重历史,又能讲好故事?
马伯庸: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最早它的灵感来源就是在西安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的地下一层有一个巨大的沙盘,我每次来西安一定会坐在那儿看上15分钟左右,看到这个实体摆在那儿,就会涌现出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小说里在电视剧里,长安城也有一个巨大的沙盘在静安寺里放着,但其实唐代是没有沙盘的,它在很久以后才出现在军事用途上面。
但是我觉得《长安十二时辰》毕竟是个传奇剧,所以我觉得还是在里面放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比如望楼,我相信大家看的时候应该有印象。但其实在唐代也没有,但是为什么加进去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长安十二时辰》是一天发生的事,一天之内如果让他在整个长安城跑,那会儿没有手机,怎么办?要做这种迅速的情报交流,要速度变快的话,望楼就可以。所以说这个也算是做一个史实和想象的平衡。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想不到的那些小细节:
书迷:我有一点特别感兴趣,想问问您对《长安十二时辰》里发生的事情,时间节点选择是怎么考虑的?
马伯庸:其实这个选择特别简单,跟安史之乱没关系,因为当时我写《长安十二时辰》时,其实你们都不知道,最早我设定的组织是李白,但是我后来发现,李白太伟大了,不管是他的为人,还是诗作,我写不出他的未来,所以我就觉得我还是藏拙。但是李白在场,我不可能回避掉,不可能不写了,那怎么办?我就特意查天宝三载,李白不在场,他去山东玩了,所以一定要藏拙,因为我觉得特别难,像李白,像苏轼,像王阳明这种人物都是最难写的。因为你没有达到他的境界,你写不出他的未来,所以说其实这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原因。
书迷:西安的很多老的地名,比如说五味十字等等,在您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对于这样的地名也是有理解的。我想知道当您把这些地名融入您作品中的时候,它在您心中的感觉以及您当时给他设定的剧情是怎么样?
马伯庸:我当时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我们写历史题材一定要写的足够细,最好这个“细”能够跟现实有所共鸣。我们在读完《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看到曲江,看到兴庆宫,看到平康坊,看到东市西市,会发现这些会与我们身边产生强烈的连接感,我觉得这才是读完小说给读者最好的一个体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