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舞台剧版《繁花》,终于上演了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同时投至: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2020年11月25日,上海美琪大戏院,剧场内部分座椅上着封条,舞台剧《繁花》再度上演。
因为疫情影响,原定于4月初的演出延迟了半年多,由于限制上座率的防疫措施,原本就颇为紧俏的门票早早售罄。好不容易淘到了一张二手票,这是我连续三年的第三次观看。
我是90后,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前的最后一代人,也是最后一代对弄堂氛围和沪语文化有记忆的上海人。
 上海|舞台剧版《繁花》,终于上演了
文章插图
我看过不少关于上海的作品,其中包括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长恨歌》无愧于经典,但是民国上海的风云际会距离现在比较遥远,且带有某种想象的“传奇”色彩(个人更喜欢该书后面的部分)。后来看到了金宇澄先生的《繁花》,除了伤痕年代的尘埃之痛,还有一条故事线是90年代,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物欲横流,前互联网时代大都市里的家长里短,这和我儿时记忆中的上海贴近了。
小说2015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传出了改编电影的消息,可是王家卫导演一向精雕细琢,“磨剑”时间一部赛过一部,我虽情愿痴心等待,但是不免饥渴难耐。好在三年前上海文广演绎集团、五盟文化出品的舞台剧版《繁花》上演,终于能感受一下从文本到视听的跨越。
 上海|舞台剧版《繁花》,终于上演了
文章插图
舞台剧版《繁花》的编剧是温方伊,她在学生时代便凭借《蒋公的面子》名声大噪。这次改编虽有原著故事作基础,但是仍然延续了《蒋公》的优点:生动精确的人物刻画,以及炫技版高超的台词。
舞台剧的时间线与原著一样分为两条,交错推进。90年代开场,阿宝沪生李李汪小姐,一群衣着讲究的男女相互寒暄相互吹捧,经济改革初期的大都市生气勃勃。60年代开场,小毛工人阶级、阿宝资本家家庭、沪生革命军人家庭,迅速交代了三位男主角的身份背景。小毛想与阿宝沪生义结金兰,沪生用“阶级感情血浓于水”来反驳结拜的旧观念,阿宝则感叹“人生知己无二三,不如意事常八九”,短短几句言语,三个人的性格凸显,也暗示了各自的命运走向。同时在场的还有姝华,一位喜欢看外国书的女青年。
 上海|舞台剧版《繁花》,终于上演了
文章插图
姝华和蓓蒂是原著中极令人动容的两位女性角色,在舞台剧中,对这两个角色进行了完全不同的处理。姝华是剧里着墨最完整的角色,一个叶芝诗句脱口而出、对老上海路名典故熟稔于心的文艺女性,到吉林下乡后,成为了生育机器,后来精神失常曾短暂回到上海。姝华的悲剧是那个时代整个知识界悲剧的缩影。
而姝华与沪生、小毛的情感关系也反映了两位男性角色迥异的性格。沪生劝姝华少看“禁书”,认为拿地名作路名简单直白,不必那么文艺那么理想主义;小毛虽学识有限,但或许因为对姝华的爱屋及乌,对文学也心向往之。姝华远走他乡并精神紊乱后,沪生对着阿宝自我安慰道,姝华现在生儿育女说不定过得很幸福,但小毛听后于心不忍,对两人大喊一声“滚”。这幕场景如同姝华曾说马思南的曲子,“悲伤当娱乐,全部是绝望”。
 上海|舞台剧版《繁花》,终于上演了
文章插图
相反,蓓蒂并没有在舞台上出现,却成了连接两条时间线的“谜面”,90年代的阿宝每当听到蓓蒂的名字便默然无语,60年代则用众人寻找蓓蒂的场景来引出那个特殊年代。姝华是蓓蒂结局的见证者,但并没有当场说出。而是几年后,她重回上海时,从隐晦的“沧浪亭畔,素有溺鬼”,到直白地点出“黄浦江”,蓓蒂的谜底被揭开,与此同时,讲述者姝华自己也离开了舞台。姝华回家,这是全剧最动人的一场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