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赴疆场|诗歌二十四品——劲健

劲健与雄浑、豪放都属于阳刚型美。它具有激昂之音,撼天动地之效。具有理直气壮,语言凝重而铿锵的特点。
司空图《诗品·劲健》原诗曰: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开头四句形容创作劲健风格的形象思维活动。大意是:驰聘精神如入空旷之境,运行气势如长虹在天横亘。又像巫峡千寻高耸天际,峡中云涌风驰片刻不停。
中间四句指出“劲健”风格的由来——加强自我修养。大意是:要涵养真气吸纳诚挚,蓄积正气存于心中。如同天体运行永不停息,永保雄风。
最后四句赞美“劲健”诗人并对之提出根本性的要求。大意是:你劲健的人格与天地并立,你劲健的人格与造化同功。你要把它充实在内心,并且把它贯彻始终。
在身边的诗友中,劲健风格的作品不少,尤其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诗词更多。现举几例:
如朱恒俦先生的《七律 拜谒临淄革命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
道是无名却有名,鲲身虽死气犹生。
捐躯欲补金瓯缺,衔石欣填大海平。
力赴疆场旗共举,不辞血肉葬同生。
我来适遇松涛起,尽是当年战鼓声。
是首登临拜谒的咏史诗。用典故、比喻手法,写具体物象—临淄革命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引起的感怀。起句从“道是无晴却有晴”化出,赋予新意,讴歌无名革命烈士,二句以“鲲鹏”象征革命先烈,用“虽死犹生”之典,加以渲染;颔联用“欲补金瓯缺”“精卫填海”明暗二个典故,写无名烈士的献身精神。对仗工稳,豪气干云;颈联用雄浑之笔,表述无名烈士“力赴疆场”“不辞血肉”的历史功绩及视死如归的壮举。尾联尤妙,诗人用“松涛”象征“当年战鼓声”,既扣合了主题—对临淄革命烈士陵园无名烈士墓拜谒的感悟,又呼应了上联“力赴疆场旗共举,不辞血肉葬同生”之壮烈。收束圆满,蕴藉含蓄,余味永隽。
郑淑鹏先生的《喝火令·抗日英烈赵一曼》可为小令的代表作。
喝火令·抗日英烈赵一曼(新韵)
日本侵良善,东洋露狰狞。皇姑爆炸碎华庭。一曼弃文从武,东北战倭兵。 白马冲敌阵,红枪破日营。凛然就义目无瞑。一看驱倭,二看九州红,三看复兴圆梦,欣赏巨龙腾。
这是首怀念抗日英雄赵一曼的抒怀词。形式小巧玲珑,犹如犀利的匕首,刺向日本侵略者。揭露深刻,将侵略者的“狰狞”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赞扬女英雄“ 白马冲敌阵,红枪破日营。凛然就义目无瞑”,刻画细致,正气凛然。最后以赞赏的口吻,高呼“看复兴圆梦,欣赏巨龙腾”,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向往。
再如 尚忠敏先生的《鹧鸪天·赞抗战英雄赵一曼》
抗日英雄护国疆,曾因保密体摧伤。倭奴拷打灌椒水,烙铁频烧烫乳房。 身极弱,志尤强,坚贞不屈斗豺狼。珠河就义仰头笑,巾帼英雄百世扬。
也是首赞扬抗日英雄赵一曼的小令,手法与前首却不同。诗人用滴着心头血的笔,具体刻画侵略者的残暴。“倭奴拷打灌椒水,烙铁频烧烫乳房”二句使人不忍淬读。下片满怀激情写英雄“身极弱,志尤强,坚贞不屈斗豺狼”的精神及视死如归的气概,“珠河就义仰头笑,巾帼英雄百世扬。”何等豪迈,何等气魄,将中华女儿的英雄形象,用铁笔刻在抗日战争历史的丰碑上。
雨筠先生的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70年有寄》,高标有致,令人叹为观止。
史海钩沉,偻指叹、七旬飞越!重展卷、剑光刀影,
气冲天阙。永定桥惊淫雨骤,太行山笑红旗猎。八年劫、
绞架吊倭凶,神州崛。
昔日恨,犹待雪。今我土,焉容裂!看三军亮剑,
志刚如铁。未见螳螂能霸道,岂闻天狗曾吞月?圆国梦、
十亿弄潮人,谁能遏!
这是首寄怀之作。上片用史笔勾勒八年抗战历史,慷慨激昂,豪气干云。“重展卷、剑光刀影,气冲天阙”,形象地刻画出抗日战士的英勇豪迈,“永定桥惊淫雨骤,太行山笑红旗猎”用对比手法,将战争的惨烈和胜利取得后的喜悦烘托而出。用“绞架吊倭凶,神州崛”象征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战争罪犯被送上断头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片用抒情之笔写永不忘却的记忆及今日中国之强大,并警告逆历史潮流者“未见螳螂能霸道,岂闻天狗曾吞月?”最后,激情洋溢的喊出:“圆国梦、十亿弄潮人,谁能遏!”的震撼环宇之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