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生理小白到科室骨干,一名年轻医生的生长之路


从电生理小白到科室骨干,一名年轻医生的生长之路文章插图
年轻医生都有“成长的烦恼” 。 有些人被例行繁杂的工作占据了时间和心智 , 有些人没有平台和机会 , 找不到奋斗的方向和方法 。 曾经 ,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杨桂强大夫也不例外 。 但就在短短5年内 , 他从三线城市三乙医院心内科的一名不起眼小大夫 , 快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科室骨干和术者 , 他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积极主动:挖掘触手可及的学习资源
当了医生 , 就得一辈子学习 , 年轻医生更要挤时间学习 。 杨桂强说 , 这些年 , 哈特瑞姆就是他的“学习宝藏” 。
2012年 , 杨桂强才从其他科室被调到心内科 , 2013年到长海医院进修冠脉 , 却对电生理产生了特别的兴趣 。 “可能是我们在基层 , 对电生理、心律失常的研究和处理都太陌生 , 知识贮备太少 , 这反而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
进修回来 , 杨桂强买了很多心电图教材 , 特别认真地啃了好几遍 , 但感觉还是很茫然 , “当时看心电图 , 能看出室上速就很不错了 , 别谈怎么判断是哪种来源的室上速了~”
机缘巧合 , 2015年杨桂强第一次接触“刘兴鹏大夫心电图时间”的课程 , 刘老师能在20分钟内把一份心电图背后的来龙去脉讲地清清楚楚 , 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不用死记硬背的“学习畅快感” 。 用他的话说:“从此以后无法自拔 , 别的平台和书籍再没有碰过~”
也是从那时开始 , 杨桂强当上了“挖矿工” 。
“我开始疯狂搜索 , 哈特瑞姆公众号和APP上刘兴鹏老师所有的讲课资料 , 还意外发现了施海峰老师的电生理课程、田颖老师的解剖课程……”之后基于喜爱和信任 , 杨桂强还把这些老师们在网络上能找到的讲课视频都翻看了一遍 , 有些经典的视频收藏下来反复学习 。
转变观念:机会在“人少的地方”
杨桂强所在的是一所三乙医院 , 病人不少 , 但心内科接诊的基本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 , 当时的感觉是“心律失常病人挺少” , 所以遇到需要处理的病人 , 都是外请专家来进行手术指导 。
“我们外请专家快10年了 , 之前年轻大夫都会站在旁边当助手 , 但完全是工具人 , 我们不知道专家在干什么 , 屏幕上的图像是什么意思 , 专家让做什么就机械地做什么 , 特别没意思 。 久而久之 , 年轻大夫要么偷懒没事干就休息 , 要么就是特别不情愿跟台…….”
科室也想要过培养自己人 , 把心律失常专业做起来 , 但电生理介入术者入门至少5年起步 , 年轻大夫们都有思想负担 。
通过之前的一些学习积累 , 加上正跟着学习施海峰老师的“从零学习电生理” , 杨桂强暗暗给自己定下了方向——专攻电生理!
“从零学习电生理 , 感觉就是为我专门定制的!之前一看电生理书就犯困 , 但施老师的教学通俗易懂又经常讲故事、打比方 , 非常有趣 。 当时我每周四6点 , 几乎准时就会打开哈特瑞姆APP , 一直追更新 。 有时晚了一会儿上线 , 我就会立马去催问小秘书 。 ”
慢慢地 , 杨桂强跟台时能看懂专家的“动作”了 , 有时还能交流问几个“在点儿上”的问题 , 专家觉得挺意外 , 他自己跟台也越来越觉得有收获 。
后来 , 杨桂强才发现 , 当地心律失常病人并不少 , 之前观念中患者少 , 一是因为缺乏诊疗知识和理念 , 偏重心衰、冠脉等处理 , 认为心律失常治不好 , 不及时处理也不要紧 , 二是接诊了患者 , 控制一下心室率就回去了 , 病人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 也由于不能及时手术 , 转院后这类病人自然也外流到其他医院 。
一病人少二难三周期长 , 原本横亘在杨桂强面前的三个现实困难 , 被他的一步步努力和坚持逐渐化解了 。
持续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精进
2017年 ,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电生理介入全年手术量不到20台 , 2018年 , 杨桂强开始一步步尝试独立做室上速手术 , 当年年度手术量翻了一番多 , 达到60多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