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岁,抽烟15年,医生建议我肺癌筛查,但被我严词拒绝了( 三 )
文章插图
3、过度医疗现象 , 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作者认为 , 这背后 , 实际上是有这么三股力量杂糅在一起:
- 第一股力量:制药企业
书中提到 , 美国的医药代表和医生的比例差不多是1:6 。 每年的医药营销开支多达570亿美元 , 几乎是药物研发费用的两倍 。 还有一些制药公司 , 甚至能买到拥有独立处方权的医生名录 , 精准定位到他们想公关的医生 。
一些药企频繁地派出医药代表与医生接触 , 不论是送东西还是攀关系 , 都导致医生可能会受医药代表的影响 , 从而造成过度诊断 。
2004年 , 一项研究专门调研了英国制药业的运营情况 , 结论是制药业的影响力主宰了临床 , 已经达到了取代临床反馈的地步 。
而且 , 还有一些药品广告在销售手法上具有误导性 。 比如最严重的就是把“绝对风险”的概念 , 用“相对风险”来表示 , 让你觉得这个药这么神奇 。
比如针对肠癌项目的筛查 , 如果年纪在60岁以上 , 筛查是能够将肠癌导致的死亡概率从0.7%降至0.588% 。 这表示的是绝对风险从0.7%降到0.588% , 降低了0.112% 。
但是 , 广告可不是这样宣传的 , 一般都会用差值0.112%/最开始的0.7%=16%这个相对风险 , 然后说“筛查能够将肠癌死亡风险降低了16个百分点” , 这一下就会让你觉得筛查太有效了 。
这就是用相对风险偷换绝对风险的概念 , 来扭曲人们对治疗有效性的认识 。
- 第二股力量:被药企资助的健康慈善组织
作者发现 , 在英国 , 希望指导医生如何管理患者的健康慈善组织排起了长队 。 其中一些还想通过组织运动 , 一方面挑战并引领科研和政策的方向 , 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引导诊室中的医患谈话 。
某些健康慈善组织把自身定义为患者及其家庭利益的促进者 。 还把自己包装成健康“认知”领域的先导者 。 比如:
有一些乳腺癌慈善组织忙着提供筛查建议 , 却没有把筛查相关内容转译成足够清晰、公正、易懂的信息;
还有一些前列腺癌慈善组织 , 忙着撰写一些吸引人眼球的文章 , 但是一些对男性健康真正有巨大威胁的问题如吸烟、酗酒或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高死亡率 , 却没有发起相关活动 。
而那些所谓唤醒民众认知的动机和行动 , 直接带来的是泛滥的倡议、天花乱坠的广告、民众如你我的恐慌 。
而我们 , 因为缺乏医学常识 , 无法辨别哪些信息才是真实有效的 , 有的人彻夜难眠 , 有的人在焦虑和恐惧中度日 , 但是却很难意识到这些焦虑紧张 , 全都是这些不怀好意的人带来的 。
- 第三股力量:全民媒体化
几大巨头的社交软件 , 都充斥着耸人听闻的标题 , 随便一搜 , 就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不仅全民已成了”医生“ , 可以指导别人的健康 , 还有很多医学研究机构发布的新闻经常拿不确切的临床数据来佐证结论 , 却对关键的注意事项或局限性不予强调 。
一些健康慈善组织、医学期刊和媒体公关机构提供的信息 , 可能受到市场宣传或制药业需求的左右 。
这么多股力量推波助澜下 , 「过度医疗」就成了现实 。
推荐阅读
- 他是最不起眼“星二代”,27岁才出道,演了15年配角终于走红了
- 33岁女子确诊晚期大肠癌,不抽烟不喝酒,只因长期在做两件事
- 不举易泄,阴囊潮湿是怎么回事?该怎么调理?
- 大肠癌|抽烟喝酒吃烧烤,22岁的她被“中老年癌”缠上
- 女子15年前怀孕发胖一直没止住,每年体重增加10斤,胖得惊呆医生
- 不抽烟,不喝酒,怎么就得了肺癌?
- 3种为容易减寿,比抽烟喝酒伤身!尽快改掉
- 15年前,傅彪抽完生命中最后一支烟,给妻子打电话说:对不起
- 35岁男子心梗去世!医生:他有3次救命机会,可惜全都无视
- 电子烟比传统烟健康安全?抽烟抽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