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深爱的你 还认识我吗?阿尔茨海默病的若干个问号探秘 生离苦于死别……(15)


尽管有医院、老李的精心照护 , 但3年下来 , 阿花的病情依然进展迅速 , 人也苍老了许多 , 60多岁的人看上去像80多岁 , 老李的头发也花白了 。 他笑着说 , “我们两口子本来差8岁 , 我大8岁 , 现在看上去倒是差不多了 , 都很老 。 ”
老李每个月5000多块退休工资 , 全花在老婆身上 。 除了配药、请护工 , 多出来的钱就给阿花买点铁皮枫斗、孢子粉之类的补品 。 他说自己其它没地方花钱 , 最多就买买书 。
自从阿花生病以来 , 老李的社交生活圈也一下子窄了 。 为了照顾阿花 , 很多活动他都推辞掉了 , 甚至前两年家里的长辈去世 , 他都没能去参加葬礼 。
14年 , 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 而结局又将是显而易见 。 有没有不想照顾阿花的时候?有没有懊恼、埋怨的时候?老李摇摇头 , “没有想过这些事情 , 我不愿意同她分开 。 ” 他说这话时 , 云淡风轻 , 言语间还有笑意 。
“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吵架的 , 她要打孩子 , 我不同意;她要买衣服 , 我嫌贵 。 不过她年轻时样貌交关好的 。 ”
说着 , 老李从衣服内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皱巴巴的信封 , 里面是一叠过去的照片 , 有她、有他 , 还有女儿 。
照护有时
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浙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罗本燕也说:“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过程中 , 全程管理非常重要 。 ”从患者出现轻度症状到最后进入极重度阶段 , 需要医生、护士、家庭照护者和病人四方面团结协作 , 共同对抗疾病 , 而不仅仅只是药物干预治疗 。 “家庭照护者在全程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护理和照料的作用甚至超过药物 。 ”有一对老夫妻让浙大一院记忆门诊负责人彭国平博士印象深刻 , 也时常让他感叹照护力量的强大 。 马爷爷是退休教师 , 今年80岁了 。 5年前 , 马爷爷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轻度阶段 , 彭国平是他的接诊医生 。 林奶奶是马爷爷的老伴 , 自从马爷爷生病后 , 林奶奶寸步不离老伴 , 精心照护 , 坚持定期带马爷爷来医院复诊 , 和彭医师交流马爷爷的病情变化 。 为了延缓马爷爷病情的进展 , 林奶奶每天坚持让他写日记、摘抄报纸 , 自己独立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 坚持他自己的兴趣爱好 。 同时 , 在医生的指导下 , 她还每周四次打开iPad让马爷爷做认知训练相关的益智游戏项目 , 不断鼓励他 。 平时 , 有退休员工的活动 , 林奶奶都会带马爷爷去参加 , 每天晚上 , 只要不是刮风下雨 , 他们都会去楼下走路散步、跳跳广场舞 。 生活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 马爷爷的一日三餐 , 林奶奶带着马爷爷一起精心准备 。 鱼肉、鸡蛋、牛奶、坚果、蔬菜等 , 营养搭配合理 。 马爷爷的子女也非常孝顺 , 每个周末都去家里陪他聊天 , 说说话 , 带他去户外散步 , 尽量接受更多的光照 。 林奶奶还买了很多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书籍 , 只为更好地掌握照护要领 。 可以说 , 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马爷爷的生活起居、情绪照料上 。 直到现在 , 五年过去了 , 马爷爷还能和林奶奶一起到彭国平诊室复诊 , 还能自己穿衣洗漱 , 生活自理 。 “虽然马爷爷现在疾病也是慢慢进展到中度了 , 但他从轻度到中度这5年一直维持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 这也完全离不开林奶奶无微不至的照料和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 ”彭国平博士强调 。
失智后他们怎么养老?7000人中有26个失智老人 一个老小区失智老人的养老样本
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所有老年期痴呆患者 , 最后都因生活无法自理而需要人照顾 , 而照顾的周到与否直接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多高 , 余生有多长 。
长明寺巷社区地处杭州城站火车站附近 , 属于上城区小营街道 。 整个社区超过7000人的总人口中 , 超过1/5是老年人 , 而在这些老年人里 , 失智老人(失智程度轻重不等)有26人 。
即使是健康的老年人 , 随着年龄的增加 , 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随之而来 , 对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 。 若是失智老人 , 他们的老年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