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每个扬州人都该铭记的人,更被称为“明朝的文天祥”( 二 )


史可法收到书信后 , 原封未动地将其转呈南明朝廷 , 以示自己绝无反叛之心 。再后来 , 多铎先后多次写信招降史可法 , 可史可法每次都“皆不启 , 投之火中” 。见书信无法打动史可法 , 多铎又派降将李遇春来到扬州城中 , 说服史可法归降 。
史可法痛恨通敌叛国的李遇春 , 怒斥其行为愧对大明天子 。李遇春说道:“公忠义闻华夏 , 而不见信于朝 , 死何益也!”听闻此言 , 史可法再也抑制不住胸中的怒火 , 命令属下万箭齐发 , 射退了李遇春 。在李遇春等人劝降未果的情况下 , 多铎终于意识到史可法是无法买通的 , 因为 , 他已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打算 。于是 , 多铎与史可法彻底撕破脸皮 , 下令清军猛攻扬州城 。
因清军势大 , 扬州守军士气低迷 , 所以攻城战只持续了短短数日 。四月二十五日 , 清军攻破了扬州城 , 并在巷战中清剿了南明守军 。多铎恼恨扬州城军民同仇敌忾 , 与自己做对到底 , 于是便纵容属下烧杀淫掠 , 造就“扬州十日”的悲剧 。
明朝|每个扬州人都该铭记的人,更被称为“明朝的文天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么 , 史可法究竟去了哪里呢?
有人说史可法在破城那天就已出逃 , 不知所踪 。不过 , 史可法逃出生天的过程 , 史学家各执一词 。有学者认为 , 史可法缒城出走 , 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参考了计六奇在《明季南略》中的说法:“四月二十五日 , 清兵诈称明总兵黄蜚的援兵到 , 史可法令开西门放行 , 清兵进城 , 即攻击明军 。史可法于城上见此状况 , 知无可挽回 , 即拔剑自刎 , 左右相救 , 遂与总兵刘肇基缒城潜去 。”
还有一种说法是史可法“跨白骡出南门” , 当然 , 这种说法带有浓厚的传说性质 。乾隆朝《江都志》中记载了一些扬州风闻 , 其中就有史可法骑骡出城的传说 。
在扬州当地 , 还流传着这样一首诗:
相公誓死犹饮泣 , 百二十骑城头立;
瞬息城摧铁骑奔 , 青骡一去无踪迹 。
史可法若已逃出扬州城 , 他究竟去了哪里呢?
计六奇在顺治六年曾在旅途中偶遇一嘉兴人 , 据此人说他便是当年扬州十日事件中的幸存者 , 当时破城之后清军在城内搜索史可法的下落 , 却未找到这位南明名将 。许多文献都参考了这一说法 , 认为史可法在扬州破城后不知所踪 。
明朝|每个扬州人都该铭记的人,更被称为“明朝的文天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还有一些人认为 , 扬州被攻陷后 , 史可法自尽殉国 。
例如《桃花扇》里就提到史可法在离开扬州城后曾骑着马过河 , 因水流湍急而溺水身亡 。亦有说法称当时的史可法遭清兵围追堵截 , 自知逃生无望的他主动投水自杀 , 以身殉国 。
明朝|每个扬州人都该铭记的人,更被称为“明朝的文天祥”】不过 , 上述说法都与正史中的记载相左 。不论是《清实录》还是《明史》中 , 均称史可法遭到清兵俘虏 , 被满人杀害 。《清实录》中的原文为:“攻克扬州城 , 获其阁部史可法 , 斩于军前 。”相比之下《明史》中的细节更加丰富 , 称史可法在扬州城破后想要一死了之 , 被部将抢救下来后一行人逃往小东门 , 却被守在这里的清军俘虏 。史可法临终前大喊道:“我史督师也!”随后英勇就义 。
史可法嗣子史德威亦支持史可法被俘遇害的说法 , 他在《维扬殉节纪略》中指出:扬州被清军攻陷后 , 史可法先是自刎未遂 , 与部下一同逃往城门时被大量清军俘虏 。抓到史可法后 , 多铎仍妄想通过史可法的影响力控制江南士人 , 所以 , 对史可法十分谦恭 , 称他为史老先生 , 并给出“为我收拾江南 , 当不惜重任也”的许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