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可居,可耕,可易,可诗,可画——一个村庄的人居哲学( 四 )


“贸易半中国”的成就是重视教育的结果。诸葛村早在16世纪明正德年间就创办了南阳书院,而后又办义塾、私塾和小学、女学、中学。仅韵笙就办了诸葛宗高小学,捐巨资给担三中学、高隆小学,1920年在城里创办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并亲任校长,这是国内较早的中医药高等学府。诸葛村还建有让学子们在攻读之余专门学习农业劳作的“笔耘轩”。“兴登瀛文会”是为贫寒家庭孩子奖学助学的专门组织,定期“出卷供食,以较长短”。因此村里人才辈出,出了进士7名、举人11名、各类正途贡生43名。此中,有明代诸葛心吾、诸葛守训,清初诸葛蓝田等名医,被后世写进县志的著名大夫就有30多位。作为一个村,这些数字了不得。
去处就在眼前方
诸葛村人自诩:登山攀岗,可啸;春水池塘,可渔;田亩连畈,可耕;古树生荫,可憩;街巷纵横,可逛;店铺比肩,可商;园圃精美,可游;小亭翼然,可赏;花草斗妍,可观;鲜果生蔬,可采;雨打芭蕉,可诗;拱桥似虹,可画;窗明几净,可居;青苔石阶,可上;凉室风来,可夏;暖房南薰,可冬;学堂书院,可读;院落生荫,可凉;祠堂畅阔,可聚;家庙有供,可祭……诚可信也。
近期夜里常常无法入眠,孤灯独守,胡思乱想。想起我的故乡,全部用黄褐色片石砌住房、筑驳岸、铺路面的东山头村,已被我的表弟、表侄、表孙们拆得所存无几了;想起被行内高手们称为民国期间东阳木雕顶峰之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教授喻为“东方洛可可”的“杨溪十八间”,因为产权问题倒坍,我当时曾在《光明日报》发过感叹,至今过去二十七年了。
当下,有一些村因为房屋损毁无力修缮而濒临消亡,有一些村好端端但因年轻人走光而成为空壳村,有一些村花巨资修了古建筑却门可罗雀,有一些村路面硬化、街巷亮化、环境美化了,结果外人却说过了俗了……为此,笔者前不久在网上发表了《将传统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一文,想不到立马被多家媒体传播。这说明,这方面的话题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今年10月16日,诸葛村获得“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称号。诸葛村,700年如一日地为我们保存了名副其实的人居环境的样板,健康星球的标本;诸葛村,用长达700年的活态存在,回答了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的“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
我特别的鼓之呼之。或曰:嘤嘤其鸣,求其友声?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1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