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学中的“达克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

我们中国古代有个有趣的故事:楚国有个书呆子 , 家里很穷 。
一天;他正在看书 , 忽然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 , 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 , 谁也看不见 。 ”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 , 那该多好呀!”
心理学|心理学中的“达克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
本文图片

从这天起 , 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 , 寻找螳螂捉知了时藏身的叶子 。 终于有一天 , 他看到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下捕捉知了 , 他兴奋极了 , 猛一下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 , 可是 , 他太激动了 , 一不小心那叶子掉在地上 , 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 。 他呆了一会 , 拿来一只簸箕 , 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 , 带回家去 。 回到家里他想:“怎样从这么多叶子中拣出可以隐身的叶子呢?
他决心一片一片试验 。 于是 , 他举起一片树叶 , 问他的妻子说:“你能看得见我吗?”“看得见 。 ”他妻子回答 。 “你能看得见吗?”他又举起一片树叶说 。 “看得见 。 ”妻子耐心地回答 。
他一次次地问 , 妻子一次次地回答 。 到后来 , 他妻子厌烦了 , 随口答道:“看不见啦!”
书呆子一听乐坏了 。 他拿了树叶 , 来到街上 , 用树叶挡住自己 , 当着店主的面 , 伸手取了店里东西就走 。
心理学|心理学中的“达克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
本文图片

店主惊奇极了 , 把他抓住 , 送到官府去 。 县官觉得很奇怪 , 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 , 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 书呆子说了原委 , 县官不由哈哈大笑 , 把他放回了家 。
这种因为无知而产生的自信被称为“达克效应” 。
一叶障目 , 不见泰山!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 , 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
1999年 , 两位心理学家Dunning和Kruger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
他们做过四个实验 , 结果震惊地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 , 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他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达克效应” 。
这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 , 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 , 但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 也无法辨别错误行为 。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 , 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 , 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 却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
简言之 , 越是愚蠢的人 , 越自以为很聪明——不是在撒谎或逞强 , 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
心理学|心理学中的“达克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
本文图片

当我们着手做一件事的过程中 , 常常会随着对事情的认知不断加深 , 从而产生越来越对的疑虑和压力 , 不再像最初时的信心满满 。
知道的越多 , 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有一次请教说:“老师 , 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 , 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 , 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 , 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 , 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 , 我的知识比你们多 。 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 。 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 , 因此 , 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 。 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 ”
芝诺的观点 , 此后被总结为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 , 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
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 , 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 随着阅历的增长 , 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无知脑残者去争论 。
因为 , 有科学研究证明 , 脑残者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脑残 。
我们只有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 , 才终于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
【心理学|心理学中的“达克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 , 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 , 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 , 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 , 个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 , 让他们做判断 。
但是结果却表明 , 每一条离谱的观念 , 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 。
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 , 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可笑 , 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 , 有些人知识的匮乏、或者说认知的障碍 , 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
所以 , 这也是为什么 , 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 , 那只能是鸡同鸭讲 , 这也正是中国古语经常说到的“夏虫不可语冰”的真实含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