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书评|功利的爱情是堕落还是明智:法国文学中的爱情与社会( 七 )
四
不过 , 爱情中的理想主义永远存在 , 与美化爱情是两码事 , 前者是理想 , 后者是欺骗 。 雨果就塑造了大量理想主义的爱情人物 , 如《海上劳工》中为赢得恋人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 最后却成全恋人自愿死去的吉利亚特;《巴黎圣母院》中丑陋得不可能成为恋人 , 却为所恋之人勇敢地付出一切的加西莫多 。 他们代表了雨果对爱的诠释:爱是无私的奉献 。 其实不仅两性爱情如此 , 雨果的所有作品都包含着这一价值原则 , 他也不遗余力地通过文学形象来宣传这一价值 。 这种超出了恋人关系的无私奉献 , 甚至突破了阶级和善恶界限的无私帮助 , 雨果称之为“人道主义” 。 在《九三年》中他提出 ,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 , 还有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 把对他人的无私同情和帮助放在了毋庸置疑的绝对高度 。
当然 , 作为引导社会道德的载体 , 文学有必要塑造理想的人物形象 , 但是人性的复杂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会按照理想来行动 。 奉献的恋人固然让人心仪 , 但现实中这样的人毕竟凤毛麟角 。 因此表现不同人在同一个问题上的不同做法 , 对文学来说其实更加必要 。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更有意义的 , 是他用不同品格之人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构筑起了立体的法国社会 。
《巴黎圣母院》的众多人物可以说围绕着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构成了自私和无私奉献两组各三种人:
自私
爱斯梅拉达自己爱慕的军官弗比斯只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浪荡子 , 到处寻欢作乐 , 并不打算忠实于任何恋人 , 因此他与百合花的关系只能称为婚约 , 而非爱情 , 即乔治·桑所痛恨的那种没有爱情的婚姻 , 这种婚姻在当时的法国是常态 , 或者说在女性真正赢得独立之前一直是常态 。 在封建社会里 , 两情相悦并不是婚姻的基础 , 门当户对才是 。 婚姻是家族的事情而非仅仅两个人的事 。 在他那个时代 , 弗比斯的做法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 他只是没有自己的信念 , 随波逐流地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动而已 。 不过如果用雨果的爱情标准来衡量 , 弗比斯并不爱任何人 , 他在乎的只是自己在寻欢作乐中获得的满足 。
《巴黎圣母院》围绕女主人公塑造出了两组人物形象:无私奉献的人与自私的人 。
看似为爱斯梅拉达疯狂的巴黎圣母院神父克洛德之所以被雨果描绘成一个魔鬼似的人物 , 甚至让他像魔鬼一样在密室里炼制药水 , 因为他的情欲与雨果所推许的无私奉献正好相反 。 他是不顾对方意愿自私地占有 , 如果占有不了就自私地毁掉 。 他不懂得分享 , 更不懂得奉献 。 正是他的占有欲造成了爱斯梅拉达的死亡 。 所以虽然他在欲望的强烈程度上似乎超过了他人 , 他的欲望的实质在雨果看来非但不是爱 , 而且正是爱的反面 。 从克洛德的情况也可以看到 , 雨果对今天已得到普遍承认的生理上的性欲尚缺乏认识 , 爱情在雨果这里依然是心灵的而非生理的 , 因此克洛德的生理性情欲在雨果看来只是魔鬼式表现 。
诗人甘果瓦遇到生命危险时是爱斯梅拉达救了他 , 甚至为了救他愿意与他结成名义上的夫妻 , 原则上他应该报答爱斯梅拉达 , 可是最后他却为了一只羊就把爱斯梅拉达出卖了;当乞丐们奋不顾身去救爱斯梅拉达的时候 , 他也跑掉了 。 因此本质上他与弗比斯和克洛德一样 , 都是自私的人 。 正是他们的自私让他们在雨果的作品里成了反面人物 , 因为是否为对方付出是雨果判断是否是爱的关键 。
无私奉献
与这三位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性相对的是那些被社会抛弃的人 。 一个是乞丐王国的乞丐们 , 他们位于社会最底层 。 雨果对他们虽然着墨不多 , 但乞丐们为了救爱斯梅拉达 , 可以不顾生死 , 跟军队对抗 , 在重要关头显示出了雨果所推许的人道主义 。 另一个是修女 , 她一开始对爱斯梅拉达充满敌意 , 但知道爱斯梅拉达是她的女儿后 , 就表现出不顾性命保护女儿的母爱 。 当然这里最主要的人是加西莫多 。 加西莫多的高尚在于他只求所爱之人的幸福 , 为此无怨无悔地付出 。 他最后抱着爱斯梅拉达死去固然感人 , 但更感人的是他明知道弗比斯是情敌 , 还替爱斯梅拉达去叫他 , 被弗比斯拒绝后 , 他不是趁机说弗比斯的坏话 , 而是告诉爱斯梅拉达自己没有找到弗比斯 。 宁肯自己被骂也不愿意让所爱之人伤心 。 这种只为对方幸福考虑 , 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 并不想着占有的爱 , 在雨果看来才是真正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