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大戢山海岛上守塔人 池才明已经在海岛上守了32年

:原题为_上观|大戢山海岛上守塔人 池才明已经在海岛上守了32年。
大海、小岛、灯塔 , 光是这几个不加任何修饰的名词放在一起 , 就足以让人联想出一幅浪漫的图景:每天 , 迎着来自太平洋的第一缕晨光 , 看海浪拍岸、百舸千帆;夜晚 , 灯塔闪烁、指引方向 , 静默无言……
很少会有人把这样的场景与繁华忙碌的大上海联系起来 , 但它确实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 。
这是位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东海外航道的大戢山岛 , 坐标北纬30度48分35秒、东经122度10分25秒 , 与上海市中心直线距离仅80公里 。 自1869年清朝海关在此建筑灯塔至今 , 虽然几经损毁重建 , 大戢山灯塔的灯光却闪耀了百余年 。
与灯塔相伴的 , 是岛上换了一代又一代的灯塔工人 。 有人说 , 灯塔工是“上海最浪漫却最寂寞的职业” , 这话怎么讲 , 池才明最有发言权 。 今年52岁的他 , 从1988年成为一名灯塔工 , 到1994年调任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标处大戢山灯塔主任至今 , 已经在海岛上守了32年 , 是现在上海守塔时间最久的人 。
攀上灯塔检修维护的1万多个日夜 , 池才明见证了这里从仅有一座灯塔、几间营房的小岛发展为拥有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北斗CORS参考站、AIS基站、VTS雷达站等先进设备的“中国沿海信息第一岛”;见证了十二三公里外的大、小洋山岛是怎样一步步成为世界航运版图上最醒目的坐标——洋山深水港;见证了上海东海岸那片芦花飘飘的荒滩如何一天天建成灯火璀璨的临港新片区;也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点燃自己 , 照亮别人”的灯塔精神……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 , 采访人员登上大戢山岛 , 探寻池才明等一代代守塔人的初心与坚守 。
上岛
又到了上岛的日子 , 池才明4时30分就起床了 。 他先从西郊青浦家中赶到杨浦军工路上的一家水产市场 , 趁着最近海产价格回落 , 采购了3大箱鱼 。 又来到附近一家菜场 , 在自己熟悉的摊位上迅速买齐了各种肉蛋蔬菜 。 8时 , 他准时抵达位于浦东东塘路的上海航标处 , 与同事一同乘车前往洋山港 , 并在那里登船 , 去往大戢山岛 。
深秋的临港新片区东海外航道 , 冷空气打破了海上原本的风平浪静 , 虽是晴空万里 , 8级风浪却颠得整条船不停地起伏摇晃 。 行至中途 , 数米高的浪头打来 , 不断拍击着驾驶室的玻璃 。 同行的人中有第一次坐船上岛的 , 已经有些晕船 。
“这还不算风浪最大的时候 。 ”32年前 , 池才明第一次坐船上岛 , 也是遇到了这样的风浪 , 他吐得七荤八素 , 晕晕乎乎地被人扶上了岛 。 当时岛上通信不便 , 几乎与世隔绝 , 直到77天后 , 他才熬到了换班下岛 。 回程途中 , 池才明又被船晃得天旋地转 。 等他踏进家门 , 父母终于见到“失踪”多日的儿子 , 泪流满面 。 “后来就好了 , 时间久了 , 再大的风浪也见惯了 。 ”池才明悠悠地说 。
船在海上已经航行了一个半小时 , 远远地 , 一座小岛出现在视野里 。 它从一个小点逐渐变大 , 轮廓也慢慢清晰:小岛底部的一圈是灰黄色的岩石 , 因为地质活动和海蚀、海积作用 , 形成了一些石柱节理 , 突兀峥嵘 。 岩石以上是座小山 , 草木掩映、郁郁葱葱 。 在岛的最高处 , 一座白色的灯塔伫立在山巅 。
“美丽大戢百年灯塔”几个刻在大理石上的字映入眼帘 , 目的地到了 。
码头上 , 已经有岛上值守的工人正在等待 。 池才明和他们熟练地将船上的货物卸下 , 搬到位于山脚的传输带上 。 不方便用传输带运送的东西 , 几个人就手提肩扛 , 沿着山间小道拾级而上 。
爬了十多分钟 , 终于来到了位于山顶的驻地 。 这是一个简单清爽的小院 , 走进大门 , 最先看到的是由花坛改造而成的两片菜地 , 随便数了数 , 青菜、菠菜、萝卜、辣椒、小葱、扁豆、秋葵……不大的地方竟被工人们种上了十多种蔬菜 。 菜地正对面是一栋两层白色小楼 , 7间宿舍加上厨房、电视室、会议室 , 是大家最主要的活动空间 。 围着菜地还分布着发电房、油库、设备间、值班室、杂物间、厕所和鸡舍 , 地方不大 , 一眼可及 。 当然 , 最醒目的还是岛上那座海拔最高的大戢山灯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