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视频|塔什干:夏天应该有的样子( 二 )


塔什干还有个“太阳城”的别名 。 此地一年中日照充足天数超过300天 , 光照足、温差大 , 又加之地处绿洲 , 水源丰沛 , 相宜种植各类生果 。 尤其到了夏天 , 各色新鲜生果接连上市 , 物美价廉:20元一斤的大车厘子丰满紧实、15元一斤的野草莓娇艳欲滴、10元一个的大西瓜清甜爽冽、3元一斤的甜瓜胜过蜂蜜 。 塔什干的朋友们常常开玩笑说甜瓜属于三高食物:甜度高、含水量高、纤维含量高 。 这里还有个讲究 , 说是食用甜瓜后不宜当即饮水或摄入其他食品 , 甚至有“甜瓜配水 , 肠胃尽毁”的说法 。 我查阅了资料 , 一种说法较可托 , 甜瓜中有一种物质会让人觉得水发苦 。 尽管未完全弄明白所以然 , 但入乡随俗总归是不错 。
塔什干老城区许多道路的两旁 , 都栽种着各色果树 。 途经的行人渴了便伸手摘下果子 , 用袖子拂去灰尘即可进口 。 一次 , 我去当地朋友叶尔肯家做客 , 刚走进院子 , 嚯!几个男孩正爬上藤架摘葡萄 , 一边的大树下姑娘们拾捡杏子 , 往里一点的树上结的则是桑葚和车厘子 , 还有几棵挂满果实的石榴树 。 院内的亭子里 , 妇女们围坐在桌旁 , 正在制果酱 , 走近一点 , 空气都是甜的 。
除了生果 , 还不得不提的是当地的抓饭 。 抓饭是乌餐的招牌 , 于外国人而言 , 其大概相当于中餐里的烤鸭 。 “没吃过抓饭 , 即是没来过乌兹别克斯坦 。 ” 据说 , 细分起来 , 乌兹别克的抓饭种类可达120种之多 , 好比按做法和地域可分为塔什干抓饭、撒马尔罕抓饭、布哈拉抓饭等等 , 实在大同小异 , 外国人基本上是“傻傻分不清” , 但当地人却能明察秋毫 。
NG视频|塔什干:夏天应该有的样子
本文插图

恰尔苏大巴扎 。
塔什干有家叫“中亚抓饭中央”的餐厅 , 是外国游客的打卡之地 。 但实在 , 只要到了乌兹别克斯坦 , 家家的抓饭都堪称正宗 。 初到塔什干 , 当地朋友为我拂尘就是吃抓饭 。 坐在路边的梧桐树下 , 隔着玻璃看着餐厅厨师翻搅着一口巨大的铁锅 , 一旁的炭火上码放着各色肉串 , 馕坑边的小哥不停摸索着炉内的温度 。 不一会 , 一份金黄丰满的抓饭便端到我们面前 。 在彩色手绘花纹的瓷盘里 , 吸满了羊脂香气的细长米粒 , 配上羊肉、马肠、鹌鹑蛋 , 让人满口生津 。 尝一口 , 软嫩的羊肉不带一丁点腥膻 , 再加上胡萝卜、鹰嘴豆、葡萄干像一个个小音符似的在口腔内碰撞交融 , 旅途的舟车劳顿瞬间烟消云散 。 传说抓饭最早是一位西域医生研究的食疗菜品 , 后因风味宜人营养丰硕而广受欢迎 。 现在抓饭已成乌兹别克斯坦文化的一部分 , 婚丧嫁娶、迎宾待客都离不开抓饭 。
合法我们吃着甘旨的抓饭 , 邻桌大叔忽然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朋友 , 干杯!”乌兹别克斯坦虽是穆斯林国家 , 但十分世俗化 , 再加上当年苏联文化的浸礼 , 伏特加在这里生根开花 。 酒精加上我的中国脸孔 , 勾起了大叔的回忆 。 他说 , 多年前在广州做小商品生意 。 在前任总统卡里莫夫执政时期 , 乌兹别克斯坦相对关闭落后 , 海内商品选择有限 , 不少乌国人到海外淘金 , 靠当倒爷获得不菲收入 。 干杯后 , 大叔热情地邀请我们明天参加他女儿的婚礼 。 这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热情让我一时有些错愕 。
【NG视频|塔什干:夏天应该有的样子】NG视频|塔什干:夏天应该有的样子
本文插图

清真寺 。
乌著名诗人纳沃伊曾写道:“没有比生活在情谊之中更夸姣的事情 。 ”这句话放在拥有130多个民族的乌兹别克斯坦尤其成立 。 我在想 , 是什么形塑了乌兹别克人的性格 , 是苏联意识形态 , 是绿洲赐赉的物阜民丰 , 仍是古丝绸之路上“商贾肩相摩”的货贸贩运、往来聚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