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过山海关? 辽宁国企债接连违约引共振
晨汽车集团上周首曝债券违约风波未平 , 辽宁省另一国企--沈阳盛京能源本周又爆出两只私募债违约 。 两起违约事件形成共振 , 让市场再次大呼“投资不过山海关” , 并连累辽宁省内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 原名沈阳城市公用集团的盛京能源发行的两只银行间私募债--“17沈公用PPN001”和“18沈公用PPN001” , 到期日分别为2020年10月31日和2021年8月10日 。 不过由于法院已受理对盛京能源的破产重整申请 , 意味着两只债券进入加速到期状态 , 到期日提前至10月23日 。 市场关注盛京能源这两只债券是否被判定为违约 , 以及债券能否得到偿付 。 而据两位知情人士对路透确认 , 上述两只债券在周三稍晚已得到债券担保方的全额代偿 。 截至近期 , 该两只债券本金余额分别为4.2亿元和0.8亿元人民币 。 “违约是真的 , 担保代偿也是真的 。 两只PPN都有加速清偿的条款 , 但昨天(10月28日)晚上钱已经还上了 。 ”一位熟知情况的本地人士称 , 盛京能源此次遭重整 , “主要是资不抵债 , 因为之前投了很多副业 , 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资金就断了 。 ”由于私募债信息披露有限 , 直至昨日 , 市场才开始大面积转发盛京能源孙公司--沈阳惠天热电上周末的公告 。 该公告显示 , 盛京能源于10月23日收到《民事裁定书》 , 沈阳市法院已受理对盛京能源的破产重整的申请 。 “目前主要方向是破产重整 , 可能会引入战投;战略方是华润 , 但目前还没定下来 。 ”上述知情人士说 。 路透暂未电话联络到盛京能源对此予以置评 , 华润集团亦未就是否参与盛京能源战略投资事宜即时回复路透寻求置评的传真 。 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BMWG.DE的中国合资伙伴--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上周首次曝出债券违约 , 未能偿还上周五到期的10亿元私募公司债“17华汽05” 。 辽宁省内其他债券受波及“(盛京能源事件)对当地发债影响很大 , 类似当年东特钢事件 , 性质比较恶劣 , 直接破产 , 这个方向基本定了 , 地方不会救助 。 ”前述知情人士对路透感慨道 。 2015年 , 辽宁本地国企--东北特殊钢集团多只债券连环违约 , 并单方面宣布进行债转股 , 被持有人斥责为“逃废债”的典型代表 , 甚至引发主承销商对该做法的抵制 。 此事在彼时违约寥寥的债券市场中引发巨震 , 成为东北省份债券违约的标志性事件 , 该地区企业此后的发债成本 , 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 “这个企业(盛京能源)在一个不合适的时间点突然诈尸 , 进一步放大了华晨违约的影响 。 ”一位大型券商资管部人士评论称 , 尽管盛京能源孙公司的公告早在24日就发了 , 但因为关系隔了好几层 , 这两天市场才真正关注到 。 该人士并表示 , 目前 , 二级市场上辽宁省债券“有卖盘 , 但尺度还没有太大 , 需要时间” , 一级市场发行上受到的影响则“还看不出来” 。 他还补充道 , 事件发生后 , 市场又一次聚焦在“城投违约”的议题上 , 但严格意义上 , 沈阳公用(盛京能源)不属于一般的城投平台 , 而是一个公用事业类国企;因此 , 也不必从“城投信仰再次被打破”的角度做过多探讨 , “更多是个区域的问题” 。 “其实这事情已经不用一惊一乍的 。 辽宁债券已死 。 ”他说 。 债券交易员透露 , 今日已有投资者在市场上对辽宁省内其他国企的债券挂出卖出价格 , 拥有较多存续期债券的AAA主体本钢集团的多只公开市场债券 , 已有人报出+100bp(基点)上下的价格 , 不过尚未见成交 。 一位银行债券交易员对路透表示 , 东三省的债券“应该是基本废了 , 现在大家的配置策略也就发达地区下沉 , 比如买浙江的县级城投 。 毕竟 , 有个违约后续烦心事一堆 。 ”“很多机构都这个策略的话 , 也就导致浙江城投债的性价比变低;产品户也就只敢买非发达地区的主城投 。 ”该交易员并称 , 未来不同地区的国企也将进一步分化 , “好的更好 , 差的只会更差 。 ““以前还(只是)分民企、国企 , 现在国企也是三六九等了 。 ”他说 。
推荐阅读
- 美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禁止美国投资者对部分中国企业进行投资答记者问
- 美国|美方禁止美投资者投资部分中国企业 商务部回应
- 科创|首批科创50ETF上市 市场再添普惠投资工具
- 蚂蚁集团暂缓IPO殃及阿里巴巴 美股投资者索赔
- 科创|首批四大科创50ETF将上市 科创板再添普惠型投资工具
- 股权投资|保险资金再获“松绑” 银保监会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
- 那个爆仓的黄金投资者
- 阿里巴巴美股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
- 云南高速公路|云南喜提一条新高速,投资高达147亿,途径保山、泸水等地区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 多家跨国企业将加大对中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