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社会,学历还有什么用?

作者:浪子背包客 , 诗人、词人、作家、思想者、批评家 , 倡导社会平等公义 。 ——————图:既要人才、又要奴才 , 为几千年来许多大人物所坚持 , 现在看当然是糟粕了 。 中华社会,学历还有什么用?
学历贬值 , 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 , 毕业证和学位证的作用已更似身份证件——证明你在大学混过而已 。按官方和媒体透出未必可靠的消息 , 将近毕业时 , 2020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大约在五六成 , 其中计入读研、参军、出国、经商、短期工作和其它自主就业等情况 。 固然今年情况特殊 , 但前推一些 ,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多年不理想的确是现实——这里又分两种情况:就业率偏低 , 和难以找到“匹配”的工作 。往年 , 官方一度称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九成几 , 甚至在有的地方(声称)超过九成五甚至达到九成七 。 这么超级乐观的数字 , 老百姓普遍不信 。 当然如果说摆小摊发传单也算就业了 , 就当...呵呵罢 。到底就业率多少?个人往年曾经认为在七成几(不算那些乱七八糟的) , 只是个印象推测 。难以找到匹配大学生知识层次的工作 , 是另外一个大问题 。 相当多的大学生为生活所迫 , 放弃专业优势就业 , 甚至放弃大学生的知识优势转去经商 , 或从事一些短期、临时性工作 。 花费无数代价获得的学位 , 经常被迫“文不对题” 。以上这些情况 , 扩招之前就有 , 扩招之后不过进一步放大了 。每年800万大学毕业生 , 社会吃不下 。 浪费人才是明显的 。为了找工作 , 许多大学生家庭被迫“不走寻常路”、付出“非常代价” , 这方面你懂得 , 已经是街知巷闻 。于是名校成了新时代的“独木桥” , 整个体制都在有意无意营造这种“独木桥气氛” , 而且影响到社会认知 。上不了独木桥的 , 在体制看来无疑不够优秀、不够努力 , 是可有可无的一份子 。可考上名校的 , 就解决问题了吗?没有 。 按照社会认知 , 他们可以获得较高的起点和更多的机会 , 但国情告诉我们 , 许多事都靠人为操作 。网络名言:穷孩子考上贵族学校 , 也成不了贵族 。 这的确是赤裸裸的现实 。 而且社会还会敲打你:谁让你爹不是贵族?...已经找到差不多工作的大学生 , 也未必就是幸运儿 。 职场中 , 还有许多阻碍等着他们 , 这才是真正浪费人才的汪洋大海 。欺生 。 各种排挤、压迫和刁难 。有个网友 , 一般名校研究生毕业后到国企工作 , 遭到了许多刁难和排挤 , 一气之下状告单位违法(包括别的事) , 结果你懂得 , 一堆糊涂账 , 最后这位也不方便再在那里工作了 , 转行经商 。一个工科研究生去经商 , 虽然不是不行 , 但的确浪费 。 但体制如此 。其它例子不用选了吧!职场吐槽的太多太多 , 多得都麻木了 。...学历贬值 , 首先要“怪”教育产业化 。新千年以后 , 所谓教育产业化正式投入运作 。 以老百姓视角 , 教育产业化无非意味着两件事:涨学费和扩招 。涨学费并非本文重点 , 所以不多阐述细节 , 直接给数字:近年 , 四年本科读下来 , 不夸张地要10万块以上——对于不少家庭的确是大负担 。 贷款读书?那么一个大学生大四毕业的时候 , 就已经欠下了10几万债务 , 面临银行追债——虽然他还没工作 。扩招 , 就是适当降低些门槛 , 大学更多招生 。扩招之后大学体量迅速膨胀 , 不少原来只有几千在校生的大学 , 迅速膨胀到两三万 , 甚至更多 。可扩招之后 , 大学成了一种产业 , 只管教学 , 用好听的话说 , 就是负责提高公民文化素质 。 而花钱上学提高文化素质的公民们 , 想的是大学毕业后 , 找到一个适当的工作 。 那么矛盾来了 。官方不再管工作 , 社会又提供不了那么多适合的岗位 , 于是大学毕业、文化提高之后反倒陷入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 , 责任者却又不是大学生本身 。高不成好理解 , 低就的话 , 比如力工、小摊贩——那不用上花那么多代价大学 , 初中毕业就能干 , 还多赚7年青春饭 。倒是老板们高兴了 , 巨量廉价高素质劳动力 , 这种福利一般国家没有 。部队也高兴了 , 年富力强高科技大兵 。...再说 , 为什么社会无法给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呢?每年退休的都有800多万呢 。 不在退休统计内的更多 , 还有许多...有点复杂 。 这么说吧:其实社会工作岗位不足这种事早就有 。 在公职场 , 人满为患人浮于事这种事 , 早就有 。 就好像浸透了水的海绵 , 看着好像很大一坨 , 可再想吸点水已经很难了 , 更别说许多水 。而且公职场本身都有个自我保护的问题 , 在岗的一定会组团尽量阻止新人到来 , 就算是职场利益竞争吧 。 如果不是为了某些原因必须要雇佣新人 , 不夸张地说 , 大部分公营机构都倾向于不招人——自己人例外 。其它 , 一般的社会机构用不多少人 , 主要还是靠企业 。 而近些年国内经济有些萎靡 , 提供不了太多的岗位 。具体落实到找工作 , 可以负责地说 , 要拼爹、拼背景、拼财富 。 素质什么的 , 其实都不重要 。 这方面是一个大号的社会潜规则...明规则!名校?似乎有些耀眼 , 但实话实说 , 有些情况下可能更会引起人家的抵触 。笔者工作的国企 , 曾经有个不是笑话的笑话 。 还在大学生分配不分配的交界时期 , 有两个清华毕业生愿意过来 , 官方渠道沟通 , 国企高层拒绝了!公开理由是“留不住” , 实际理由按这边的风气 , 恐怕是“太晃眼睛” 。同理 , 博士硕士也面临着类似的尴尬 , 博士会更尴尬些 。 特别基层领导 , 这方面抵触很大 。 想来他们也是为小圈子好 。...还有现实职场对大学生的消磨压制 。首先 , 权力不尊重人才 , 算是一个传统体制“潜规则” , 虽然是糟粕 , 但目前仍然有效中 。进入职场之后 , 大学生常会发现学历“突然失灵” , 常常会遭到排挤和各种不公正对待——其中大学生之间的合理竞争 , 只是小的一方面 。最大的阻碍 , 是伴随时代愈演愈烈的职场不正之风 。 这方面比较复杂 , 就寻个角度简单说说吧:新人老人之间 , 一定有天然矛盾 。学历高低者之间 , 一定有天然矛盾 。工作能力强弱者之间 , 一定有天然矛盾 。想正常工作的 , 一定和想低水平工作的有天然矛盾 。综合素质较高的 , 一定和综合素质低的有天然矛盾 。想干干净净的 , 一定和“潜规则体系”有天然矛盾 。圈外的和圈内的一定有天然矛盾 。矛盾重重 。 一方有权 , 还默认可以滥用 。 那...勉强算利益争夺吧 , 其中有些条件一般却“上进心特强”的尤其是麻烦因素 , 还有圈子文化的影响 。 这方面往往不讲什么道理 , 也不讲对错 , 往往讲的是丛林主义 , 和其它各种不正之风 。要想排挤谁 , 有的是借口 , 比如对新人强调工作经验——却又故意不提供机会积攒经验 。“论资排辈”也是个大号借口(虽然是土规矩) , 特别对新人 。甚至也可以拿学历当借口:大学生已经有的是 , 研究生都多了 , 你看谁谁...等等 。 当然 , 说这个话的 , 他自己认为自己例外 。自家发明借口也是存在的 。要是想提拔重用自己人圈子人 , 无须任何借口 , 或各种“放屁香” 。 就是说土规矩因人而异 。于是研究生本科争不过中专技校、有学历争不过没学历、高素质争不过低素质 , 是许多大学生就业之后会遭遇的普遍情况 。另外一个明显的阻碍因素 , 同样是一个糟粕式的用人指针:既要人才 , 又要奴才 。 不管你是谁 , 要绝对服从、接受层层控制 , 包括八小时以外 。 如此主奴模式 , 无疑会压制大学生们、知识分子们的创造力——历史已经证明 。不接受控制又怎样?你说呢 。名校毕业生也差不多 。 离开了学校落在小圈子 , 应试模范就不大好用了 。 等着吧!慢慢消磨掉所有 。以上这些常见于公职场 。 在更广泛的社会职场大概如彼 , 特别是带有垄断性质的地盘 。 只是有些老板比较重视赚钱 , 会对特定人才稍好一些 , 也就是一些 。 大多数人享受不到这个 , 因为对于普通人才 , 老板选择很多 。...再回头说说学历“独木桥”本身的弊端 。 就厚点脸皮 , 拿笔者自己做例子吧 。在学生时代 , 按体制的观点(分数论输赢)笔者并不算很优秀的学生 , 接近默默无闻 。 毕业的大学也不过是所国内二流院校 , 普普通通——“找不到工作也赖不着体制”的那种 。但毕业以后 , 笔者用区区数年时间 , 狠狠抽了应试教育和中式人才体制一记响亮的耳光 ,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成就国内优秀诗人 。 实际上笔者在高中是理科生 , 在大学是工科生 , 没受过一天正规的诗歌文学教育 , 一切都靠几年的自学 。 从职业角度看 , 诗歌也就是个业余爱好 , 素质的冰山一角 。没错 , 应试教育提供了一点基础 , 但应试教育的确培养不出优秀诗人 , 某种程度上 , 这就是现代中华文化凋敝的根源 。 再强调下 , 笔者并不是偏才 , 写诗是业余爱好 , 体制和别人无法阻止压制的业余爱好 。没错 , 笔者可以毫不羞愧地说 , 自己的综合素质高于大部分名校毕业生 , 虽然考试的确考不过人家 。从笔者身上 , 明显可见中式应试教育和中式人才体制的弊端 。毫无疑问的是 , 国内众多“二三流”院校毕业生中 , 埋没了相当多的人才 , 有些水平超过笔者也不奇怪 , 但在现行的中式人才体系中 , 他们已经被应试教育定性为可有可无 , 要为名校毕业生让路 , 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 。还是那句话:中华传统体制 , 不尊重人才 。 所谓名校毕业生 , 更多算体制规则的宠儿 , 应试教育的劳动模范——而且光环过后 , 本质上仍然不予尊重 。这是他们个人的遗憾 , 更是中华的遗憾 。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 假如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 保护他们有益的创造力 , 中华早不是现在这种样子 , 动不动靠大嘴巴 。这么看来 , 中华学历还有什么用?没错 , 还真不如一个好爹顶用 。...后记:本来还想写点希望和建议 , 不写了 , 感觉没意思 。 总之祝福大家吧 。 名校也好 , 二三流也罢 , 不管哪里毕业的 , 终究要靠自己 。 社会靠不住 。 ——————浪子背包客问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