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苗|耿玉苗:每个孩子都是老师的“老师”
_原题为 耿玉苗:每个孩子都是老师的“老师”
秋天的周末 , 圆明园里行人如织 。 阳光洒在大水法残垣上 , 一群少年刚刚从这里走过 。
这群少年停留在雨果塑像旁 , 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 , 辩论的主题是“我是/否同意重建圆明园” 。 正反辩手各持观点 , 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聆听 。 而他们的老师耿玉苗则静静地站在一旁 , 把已经进行了两周的“少年课程”在脑海中重新梳理了一遍 。
“少年课程”、主题阅读、秋天诗会……每一次备课 , 耿玉苗都会先进行大量的学习和拓展知识的收集 。 “一切都是课程 , 很多时候是学生帮我拓宽了认知边界 , 他们更像我的老师 。 ”耿玉苗说 。
作为北京赫德双语学校课程研究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特聘讲师 , 耿玉苗更看重的是学生对她的评价——毕业多年的学生说:“苗苗老师是那种回忆里不可抹去的善良、乐观的老师 。 ”
与童年一次次相遇
1980年上映的电影《苗苗》 , 让执着可爱的苗苗老师形象深入人心 。 就在电影上映的第二年 , 作为乡村教师的母亲给刚出生的女儿取名“苗苗” 。 这个关于名字的故事 , 耿玉苗经常讲 , 似乎走上讲台是一开始就注定的事 。
儿时 , 耿玉苗常在自己家的小院里看妈妈给学生上课 。 那时 , 学生总是一脸崇拜地看着妈妈 , 耿玉苗也一脸崇拜 。 妈妈是村小教师 , 所有的学科都教过 。 因为她 , 村小的阴暗琴房回荡着悠扬的音乐;因为她 , 教室里常常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
小学时 , 爱读书的妈妈给耿玉苗订了两种杂志《故事大王》和《学与玩》 。 “我的小学时代是童话‘喂养’的 , 纯美的童话在我心里播撒下向上的种子 。 ”耿玉苗仍记得在妈妈单位那个极小极小的图书室里读书的场景:“图书室大概不足10平方米 , 光线很差 , 只有一扇极小的窗户 , 但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 放学 , 我就欢天喜地地放下书包奔向那里 , 坐在长条板凳上 , 晃悠着两条细腿贪婪地阅读《洋葱头历险记》《克拉拉丛林探险》《吝啬鬼的故事》……”那些奇思妙想钻进耿玉苗的脑海 , 也住进了她的心里 。
长大后 , 耿玉苗如愿登上了三尺讲台 。 在她心中 , 最令人陶醉的时刻就是“当我手捧着书本在孩子们中间走来走去、声情并茂地朗读时 , 他们仰起一个个小脑袋 , 眨着星星一般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 眼里满是纯净、美好 。 每每读到好笑的地方 , 我们会心照不宣地捧腹大笑;有时读到动情处 , 我们的眼里不由自主蒙上一层水雾” 。
儿时与童书作伴的日子 , 耿玉苗至今仍常常想起 。 如今她又带领学生进入一本本童书 , 每一次进入都是与童年再次相遇——自己的童年、学生的童年在不同的时空交叠在一起 , 所以格外能够产生共鸣 。
每个孩子都在矫正你的人生
作为最后一届中师生 , 耿玉苗尤其感谢当时扎实的专业学习与基本功训练 , 让她在走上教师岗位后能够稳稳当当、不疾不徐地扎根在专业成长中 。
2000年 , 耿玉苗师范毕业后进入吉林省白山市实验小学任教 。 在一场新教师培训中 , 耿玉苗听到了许多教师都曾听过的那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 ”那时候 , 耿玉苗连什么是反思都不明白 , 但是她把叶澜老师的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 并且努力付诸实践 。
目标虽然不够清晰 , 但耿玉苗开始认真写了 , 写班级故事 , 写教学反思 , 写着写着 , 做着做着 , 从模糊到清晰 , 竟也成了白山市骨干教师、吉林省科研名师……
凡是涉及人的事 , 总是最为复杂的 , 而教育面对的是不断变化、不断生长的人 , 是复杂中的复杂 。 如今看来特别清晰的道路 , 细细回忆起来也是坎坷与曲折并存 。
在耿玉苗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升入6年级时 , 她因休产假需要离班一段时间 。 毕业临近 , 班里70多个孩子中成绩优秀的转走了20多个 , 剩下的孩子让代班老师头痛不已 。 耿玉苗回到班级时 , 看到几个男生嘻嘻哈哈地把一把椅子踩得支离破碎 。 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 , 该怎么引导学生?耿玉苗选择了最朴素的方式——写信 。
每天晚上耿玉苗都会坐到台灯下给孩子们写信 , 在信中追忆师生朝夕相处五年多的点滴故事 。 每写完一封 , 第二天她就将写好的信放在学生的笔袋里或者夹在书里 。 意外的是 , 收到信的孩子纷纷给耿玉苗写了回信 , 许多孩子开始意识到 , 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 , 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
“军心”稳定了 , 但耿玉苗一直有个期待 , 因为还有最后一个男孩没有回信 。 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垫底 , 耿玉苗一度选择了“忽视”他 。 终于有一天 , 耿玉苗收到了那个男孩的回信 , 信中的内容她至今想起仍心酸不已 。
男孩写道:“亲爱的老师 , 您的信我早就收到了 , 一直放在笔袋里 , 我每天都会看一遍 。 回信我早就写好了 , 一直没有勇气给您 。 同学们都叫我‘大傻’ ,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丢掉这个外号 。 最近我一直在努力 。 您看到了吗?”这封字迹工整的回信 , 是那个男孩写的最长、最好的一篇作文 。
推荐阅读
- 娃娃|“不得了,娃娃不见了”再撕心裂肺的呼喊,孩子也听不见!
- 孩子|《盘中餐》爱哭鬼兄弟,都是孩子差距真大,令人无语的是他们老妈
- 遂川|江西遂川:让技能托起孩子们成才梦想
- 贵港|广西贵港:“挪”个位置,孩子高高兴兴上学了
- 含钙量|家里有娃要注意,此菜多给孩子做,含钙量高,增强记忆
- 睡眠|孩子选在这两个时间睡眠,既能促进长个儿,又利于智力提升
- 长成|8年过去,当年参加《爸爸去哪儿》的孩子们,现在都长成啥样了?
- 儿童|没危险物孩子就安全了?这几个儿童安全隐患,就藏在我们身边
- 生完孩子后|奶粉喂养的赵薇,和母乳喂养的章子怡,两人的身材差距很明显
- 宣化区|张家口一幼儿园给孩子吃腐烂食物?官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