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财经|关厂十几年倒赚了二百亿!被吐槽差点毁了整个行业( 二 )
等到了2015年的时候 , 南极人干脆更名成了“南极电商” , 并于同年借壳新民科技登陆中小板 , 摇身一变成了家具备电商基因的上市公司 , 牛大了!
04
从南极人2019年的财报来看 , 这门生意是很赚钱的 。
在去年的营业收入构成中 , 31.76%为品牌综合服务业务 , 金额约为12.4亿元;1.68%为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 , 金额约0.65亿元 , 啥概念呢?光靠“贴牌” , 人家一年就赚了13个亿 , 简直不要太轻松 。
文章图片
凭借着南极电商的出众表现 , 张玉祥夫妇也成功实现了身价的一涨再涨——
早在2016年 , 张玉祥就以52亿元身家首次闯入胡润百富榜 , 位列榜单第754名;4年之后 , 张玉祥的身家已涨至145亿元 , 位列胡润百富榜第376名、服饰界富豪第6名 。
虽说南极人靠着这个赚得盆满钵满 , 可广大中小商家也不算太吃亏 。
在得到品牌方的授权后 , 品牌方会给店主们免费提供一些服务资源 , 包括日常一些运营教学课程、免费的广告位和活动报名等等 。
【大猫财经|关厂十几年倒赚了二百亿!被吐槽差点毁了整个行业】更关键的是 , 重金拿下的品牌授权也给商品提供了不小的溢价 。
广东一家服装家族企业生产的牛仔裤在自家的天猫店两件才卖79元;但挂上南极人吊牌后 , 在南极人专卖店两条售价129元 。 扣去8元标费、反倒多了42元利润 。
品牌少了运营成本、商家多了利润空间 , 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双赢”的美事 , 怪不得那么多人“加盟” 。
截止到今年年初 , “南极人”这面大旗之下聚集着1113家供应商、4513家合作经销商以及5800家授权店铺 , 从保暖内衣、羽绒服、床垫被子到按摩棒等等无所不包 , 当真是万物都可南极人 。
05
不过在这些年的高歌猛进之后 , 南极人这块曾经的金字招牌也变得有点黯淡了 , 加盟商太多 , 生意不好做 , 自然就有人动歪脑筋 。
在诸多吐槽声之中 ,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直为人诟病的品控问题 。 尽管打着低价、高性价比的标签 , 但不少商品下仍不乏“一分钱一分货”、“买来就坏了”、“假货”这类吐槽和差评;
文章图片
曾经有媒体统计过 , 2018年以来南极人已经10余次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 , 从蚕丝被、内衣、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按摩棒 , 均有产品上了质检“黑榜” 。
针对这个问题 , 张玉祥也很委屈 。
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 , 他就强调南极人绝非“只卖吊牌 , 没有品控” , 南极电商一直重视品质管理 , 并且建立了系统化的巡检、抽检和送检机制 。
只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 , 似乎南极人能做的还有很多 。
事实上 , 贴牌、外包这样的模式在国际大牌中其实并不少见 。 就拿南极人立志对标的优衣库来说吧 , 虽然很早就将代工厂搬到中国 , 但品控和质检环节也一直没落下;
更实际的例子是苹果 , 遍布全球的苹果产业链不仅没有削弱品牌的含金量 , 反倒是在严苛的品控下又滋养出了富士康、立讯这样的代工巨头 , 恐怕也不能简单归结于历史的巧合 。
十几年前因技术研发后来居上 , 如今又因品控问题跌落神坛 , 这实在是有点让人唏嘘 。
推荐阅读
- 小微融资|金融辅导队 服务上门来(财经眼·小微融资新故事③)
- 央视财经|70城最新房价出炉:一线城市都涨 但领涨的却是这里
- 21财经APP|开4000家麦咖啡店,麦当劳3年投25亿
- AI财经社|SpaceX首个正式载人航天任务成功发射,飞船已进入正常轨道
- 小林子说财经|韩愈:债券违约、白酒闪崩!别怕!给你一招逃顶秘籍
- 不执著财经 张平|出现相互低价竞争的行为?,为什么房地产业不像制造业那样
- 马虎眼财经|顺势而为,强者恒强——60日均线操作系统!
- 紫金财经|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减少,临近年底,房企或将继续推盘促销
- 微知财经|香飘飘无法绕地球N圈?真功夫的狗血故事?矛盾为何一触即发?
- 供热|供暖啦!你家热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