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健康|江南·人文 | 小桥流水, 书场茶馆, 串起江南的人文生态( 二 )


在江南 , 许多茶馆都与书场合二为一 , 流行于此的“放汤书”“戤壁书” , 滋养了多少人的曲艺启蒙
茶馆是喝茶的地方 。 但人们来到茶馆 , 绝不仅仅为了喝茶 。 这里是休闲空间、商业空间 , 也是娱乐空间、文化空间 。
在江南 , 许多茶馆都与书场合二为一 , 被统称为茶馆书场 , 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 这样的渊源大抵始自明朝 , 有专家推测应与明朝话本的兴盛有关 。 这也未尝不是茶馆立异的生意经 , 为增强竞争力 , 茶馆老板将走街串巷的曲艺艺人请进来演出 , 茶客不仅能在茶馆喝茶聊天 , 还能听听曲艺、附庸风雅 。 当然 , 茶馆的生意经还有许多 , 例如引入点心等吃食——商界大亨黄楚九开在上海的萝春阁茶楼日后竟将生煎馒头做成了主业 , 又如开设哈哈镜、西洋镜等游艺项目——上海的福州路上从前有家青莲阁茶馆就曾这么干过 。 只不过 , 在茶馆里赏识曲艺 , 通常被以为是最顺理成章的 。
很长一段时间 , 曲艺是依附茶馆存在的 。 以姑苏的书场为例 , 清代早期 , 书场不外是在茶馆辟出一角 , 临时搭起书台 , 外加几把椅子 。 到清代中后期 , 曲艺表演在茶馆经营中占据的地位日益显赫 , 直到书场逐渐从茶馆中独立出来 , 并以更规范化的运作方式进行经营 。 不外即便是专门的书场 , 茶也是标配 , 只要买票进场 , 观众往往就可以泡一杯热茶 , 坐一下昼 。 1930年代 , 姑苏成立有茶馆书场同业会 , 将茶馆、书场正儿八经加以并列形成名目 。 当时一项针对姑苏城乡地区庶民娱乐生活的调查显示 , “茶社弹词”“品茗听书”等字样泛起的频次颇高 。 上海的老书场里 , 茶的踪迹也随处可见 。 杨忠明在《上海的老书场》一文中写道:“书场如属简陋的茶馆 , 则评话台就摆在平地上 , 此则谓‘平台书’;书台以砖或木垒起 , 高出地面 , 便于后排听客聆听观看 , 此则称‘龙桌’ 。 旧式的书场设长台或方台 , 两旁放长凳或靠椅 , 台上可以放置茶具 。 凡书台前方的长凳或靠椅大都为年长而听书资历较深者而设 , 以示尊重优待 。 椅背上往往有一圆形杯架(木质或铁条丝) , 可供后面一排听客放置茶杯 。 ”
戏说健康|江南·人文 | 小桥流水, 书场茶馆, 串起江南的人文生态
本文插图

江南的茶馆书场 , 在老百姓心中是有等级之分的 。 区分的尺度 , 不在于茶馆的规模、茶品的质量 , 而在于礼聘艺人的档次 。 对此 , 吴琛瑜在《书台上下——晚清以来评弹书场与姑苏社会》一书中有过叙述 。 晚清时期 , 姑苏茶馆内常设书场的 , 约有十多家 , 其中影响最大的 , 后人称之为“一正梁” 。 这指的是开办于1862年、被公认为姑苏城内档次最高的老茶馆老义和 , 听客多为乡绅、绅士及商人 , 来演出的艺人都是一流的响档名家 。 甚至于 , 名角能够激活原本平平无奇的茶馆书场 。 姑苏阊门外湖田堂的“引凤园”与市区“桂芳阁” , 就皆因评弹名家马如飞的演出而声名鹊起 。
也有“放汤书”“戤壁书”的说法 , 流行于江南的茶馆书场 。 “放汤书”指的是一场评话行至末了 , 茶馆书场的大门一下子敞开 , 任由看热闹的闲杂人等涌进来 , 舔个尾巴 。 “戤壁书”则是指靠在墙壁上听说书 , 不占座位 , 不必花钱 。 当然 , 响档名家的演出是不可能开放“放汤书”“戤壁书”的 。 但平常演出的“放汤书”“戤壁书”对于大众的曲艺启蒙来说 , 不失为一种滋养 。 陈云年少时就是听“戤壁书”的常客 。 他曾回忆在故乡江南水乡练塘当伙计时 , 常常听四周长春园书场的“戤壁书” , 一听便上了瘾 , 不仅日后成为“老听客” , 对于评弹艺术的热爱也贯串其一生 。
《新场古镇——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传承》一书里收录了两张于2003年5月第一楼的照片 , 为人们还原了彼时新场茶馆书场的情景 。 其中一张照片定格的是楼上评话的一幕:清一色花白头发的老乡们齐刷刷地坐着 , 每个人眼前放着自己惯用的茶杯;另一张照片聚焦的 , 是茶楼墙上贴着的一张手写自制“广告” , 还附上了一首自编的小诗 。 事实上 , 早在1930年代 , 新场的第一楼已经开辟书场了 , 在原南汇地区是最早的 。 评话者多为民间艺人 , 居民喜闻乐见 , 在当地乃至江南一带颇有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