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萌新\大量涌入,如何防止华语乐坛继续变Low?( 二 )


可以看到 , 4年间 , 借力于互联网音乐平台的发展完善 , 音乐行业在打破地域、人数、性别限制上有了更明显的突破 。
《报告》显示 , 30岁及以下音乐人占比86% , 其中 25 岁及以下音乐人占比 71% , Z世代已成为国内音乐人群体中的绝对主力 。 放眼全球市场 , 更可以体会到Z世代音乐人的强劲势头 。 95后音乐人的全球性走红 , 以及Billie Eilish、Lil Nas X拿下主流乐坛认可的格莱美奖 , 无一不在说明 , 更了解年轻人审美与流媒体传播规律的Z世代音乐人 , 已然成为新一轮音乐浪潮的代表 。
同时 , 新世代也在不断打破音乐创作上的风格、流派限制 , 这也使得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 大量分众音乐也得以走红 , 音乐市场真正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 。
得益于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 , 生长于互联网中的Z世代音乐人在作品展示、传播和推广上也有着多元化的尝试 。 《报告》显示 , 除了发布音乐作品外 , 62%的音乐人也会发表其他形式的音乐内容 , 包括歌单、Vlog、播客/电台节目 , 并通过音乐技能教学、音乐创作手札等形式与粉丝互动 。 对于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K歌平台等不同传播渠道 , 音乐人也普遍持开放态度 。
\"萌新\"大量涌入 , 如何防止华语乐坛继续变Low?当中国音乐人从\"10w+\"进入\"20w+\"时代 , 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 在为音乐行业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挑战 。 虽然源源不断的创作力量是原创音乐繁荣的坚实基础和必备条件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萌新\"的大量涌入 , 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音乐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
可以看到 , 原创音乐环境的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成为音乐创作者 , 行业人口基数越来越大 , 但在质量上被认可的流行音乐却并没有明显变多 。 尤其是从短视频走出来的爆款音乐 , 更是因其旋律上的洗脑、制作上的粗糙而备受专业人士诟病 。
简言之 , 在UGC力量对音乐产业的深刻影响下 , 一方面 , 音乐内容的生产门槛前所未有地平民化 , 众创式的供给使得市场上的音乐生产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 , 音乐人群体泥沙俱下的爆发式增长 , 也不可避免地稀释了整体音乐市场的内容质量 。
十几年前第一批网络神曲刚出来时 , 人人嗤之以鼻 。 可是 , 《老鼠爱大米》再不济 , 也是按照唱片工业时代的标准做出来的 , 而如今从短视频走出来的神曲 , 受其媒介形式的影响 , 一首歌重要的就是那十几秒高潮 , 此外便是各种拼贴 。 据悉 , 《学猫叫》这类神曲 , 几小时就可以制作完成 , 专攻此类歌曲的团队每天可以创作出2-3首这样的歌 , 然后再将之投入短视频平台 , 接受算法的挑选 。 只要有一首爆红 , 就可以在音乐平台上拿到非常可观的版权费 , 专注于薅流量的团队比比皆是 。
可见 , 这类歌曲的泛滥 , 看似摆脱了传统音乐工业中的刻板标准 , 但其实它只是另一条更低标准的流水线上的产品 。 所以 , 在音乐的UGC时代 , 我们需要辨认出哪些音乐是真正彰显了平民智慧 , 哪些音乐是浑水摸鱼 , 而其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便是它是否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 。 而不是像走上明日之子选秀舞台的抖音网红李袁杰那样 , 连基本和弦都不会弹 , 甚至将rapper说成popper 。
此外 , 当Z世代音乐人成为行业主力 , 其自身特色也潜移默化影响着音乐产业的转型 , 呈现出一种\"重表达轻技巧\"的倾向 。 不可否认 , 更弱的技巧也可以做出更好的音乐 , 但当表达胜于技巧 , 对音乐人专业能力的要求并非属于苛求吗 。 毕竟 , 表达的真挚与否 , 无法被技巧掩盖 , 但却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撑 。
在扎实的技巧下 , 呈现出真诚且优质的音乐 , 将匠气与才气结合 , 这才是新世代音乐人的真正追求 。 于是 , 当独立音乐人在数量和影响力上都已达成新一轮的突破 ,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命题 , 即如何打造出更多优质的原创音乐 , 推动中国原创音乐的工业化 。 其中 , 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关键之处也是必经之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