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下)( 五 )


石家河文化依然有大量烧土和灰烬堆积 , 但可以看出其中有几种较明显的结构 , 部分结构从石家河文化直至春秋时期都很相似 。 陈树祥和龚长根发现在专业冶炼区有很多烧土堆积面 , 将其与古埃及冶炼方法进行比较[69] 。 东亚发明的炼铜设备及技术与古埃及、西亚有异有同 , 主要差异可能在于前者使用了炼缸 , 但也有些固定式的炼炉确实是有可比性的 , 比如 , 石家河遗址发现有几个圆型竖穴式炉 , 其地面略有斜坡 , 与古埃及熔铜炉相似 , 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方便空气流动和排除矿料杂质物[70] 。
从石家河文化先民发明炼缸以来 , 夹粗砂粗厚的炼缸片成为寻找炼铜遗迹的关键而直接的指标之一 。 不过石家河先民在使用可移动的炼缸的同时 , 也继续发展固定的坑式熔铜炉 。
在中国考古界的作业中 , 有一种通用的遗迹单位分类──灰坑 。 那些被称为“灰坑”的遗迹 , 有可能是生活垃圾坑、专业垃圾坑、贮存坑、祭祀坑 , 或者没有辨识出来的墓、灶、窑 , 甚至有可能是炼炉或冶炼作坊遗迹 。 因此在发掘过程中 , 需要尽量分辨所谓“灰坑”的实际作用 。
笔者分析石家河文化的一些“灰坑”后 , 从中辨识出圆型及竖穴式熔铜炉、横穴式炼炉和冶铸工作坊、长条式冶炼工作坊 。 在目前公布的资料中 , 我们可以在石家河、尧家岭、大路铺、蟹子地等遗址中辨识出较清楚的炼炉和熔铜炉遗迹 , 通过比较进一步判断其他遗址的遗存 。 对这些灰烬坑、烧坑、灰烬沟或非坑式灰烬烧土堆积的性质判断 , 涉及到对不同年代冶炼技术的发展阶段的认识 。 如圆形炉最早出现 ,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技术和方法屡有变化;而长条式作坊的出现 , 标志着规模化生产的到来 。 [71]
有些似熔铜炉的遗迹有双台阶结构 , 可能是双燃烧室结构 。 在这种结构里 , 熔铜炉安排在上面台阶所在的燃烧室 , 其与下面的燃烧室通过导气管相连 。 下面燃烧室的热炉气循着抽力上到上面的燃烧室 , 带来温度和一氧化碳气氛;若再给上面的燃烧室配置鼓风器加压鼓风 , 就可以让在炼炉内固定放铜料的部位快速到达高温 , 以熔化铜液 。
再者 , 观察石家河、金鸡岭、大路铺、七星墩等遗址 , 冶炼场所一般不安排在房内 , 但是在旁边一般有大型建筑 。 总体来说 , 有关石家河文化炼炉结构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 还需要经过很多田野工作和模拟试验 。
此外 , 石家河文化冶炼遗迹常见于祭坛上 , 如石家河城邓家湾、印信台等祭祀区同时发现铜块和似炼炉的遗迹 。 分析石家河城的炼炉及冶铸工作坊遗存 , 可知在其废弃时 , 石家河人经常会举行盛大祭祀活动 , 并进行仪式性的埋藏 。 这说明 , 冶炼活动在当时已深入到社会精神文化层面 , 具有丰富的社会象征意义 。
四、冶铸技术发明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一)祭坛上被破碎的石头在火中衍生金光发亮的铜
前文分析石家河文化冶铸基本操作 , 并了解石家河城等古国网络的中心社群经常在祭坛上进行冶炼 。 如在石家河城内西北角的祭祀区邓家湾以及西郊印信台的祭坛上 , 均可见到不少类似窑火膛的烧土遗迹 , 遗迹内发现很破碎的炼缸片以及各种性质的铜料 。 这些遗迹或许就是跟陈树祥在大路铺遗址发现而认定为冶炼场同类的遗迹 。 其性质和原本作用还有待研究 , 不过基本上可以判断 , 当时在石家河城的祭坛上 , 存在使用炼缸冶炼铜矿的仪式性社会活动 。 石家河文化先民在年节周期的特定时间来到祭祀之区 , 一起欣赏如何将火中磨碎的石头转化成明亮之金 。 这种转化在当时社会精神文化中 , 应具有很深入的内在含意 , 可能涉及到社会和人生之理想形态和终极关怀 , 具有某种社会建构的终级意义 。
陈树祥和龚长根认为 , 孔雀石在石家河人的生活中 , 有作祭祀用品、随葬品、冶铜原料等三种作用 。 [72]我们认为这三种作用实可合而为一 , 即都基于炼铜在石家河文化中的意义 。 作为炼铜活动的标志性器物 , 炼缸也恰好具有这三方面的用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