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下)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下)
摘要
中国青铜技术本土起源 , 是长江中游上古大文明的贡献 。 从最早认识氧化铜矿和发明还原法 , 到了石家河文化常用氧化铜与硫化铜搭配着冶炼 , 并自行原创发明了锡铜以及锡铅铜三元合金技术 。 少量发现的铸造的小型铜器直接显示 , 石家河人熔铜并用铜液铸造 , 应归类为青铜文明 。
石家河文化考古遗址中已可见相对完整的冶铜操作链及相配套的工具和器物 。 包括用来打碎矿石、洗选矿、研磨矿料粉、鼓风、冶炼、熔铜液、锻造、铸造、加工铜器等等 。 大部分工具的性质与其它古文明冶铜工具颇为相似 , 但石家河冶铜技术最独特具代表性的工具是胎很厚的陶质炼缸 。 厚重而夹粗砂的炼缸陶片经常见于石家河文化冶炼遗迹 , 并伴出大量炭末、烧土和各种灰烬坑 , 里边偶尔还会发现炼渣 。 但是由于长江中游的冶炼技术已足以从矿料全部提炼出铜 , 所以石家河文化炼渣富含硅、铁、铝而很少会检测出铜 。
在石家河文化社会中 , 已将冶炼上升到精神层面 , 在祭坛上进行与冶炼相关的礼仪 , 与之相关的还有祭坛设置与安排 , 如摆放套缸 。 在其精神文化中 , 炼缸内部被视为全新生命产生之处 , 因此炼缸内部空间充满神秘意义 。 石家河人亦随葬炼缸或用炼缸做瓮棺 , 寓意转化与永生 。
从石家河文化中期以来 , 因冶铜需求和规模增加 , 发展出可以批量生产的固定式熔铜炉以及长条形龙窑式炼铜装置 。 同时 , 因矿业、冶铜业走向专业化 , 冶铸技术深入矿区 , 在矿山边安排专业化遗址 。 在矿区定居的工匠社会为冶铜技术进一步创新和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 , 专业工匠们在寻求和实验不同炉壁材料的基础上 , 从炉壁瓷化现象观察到硬陶制作方法 , 从而在无意中开启了另一场新的材料技术革命 。
石家河时期东亚其它地区都没有同等程度的技术 , 正是石家河青铜文明奠定了其后高度发达的商青铜文明的基础 。 因此 , “中国青铜文明外来”的理论恐要被商榷 。
关键词: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冶金考古、操作链、青铜文明 炼缸
作 者:郭静云、邱诗萤、郭立新
出 处:《南方文物》2020年第3期 , 第69-90页 。
(续上)
(三)铸造工具:石范和陶范的发明问题
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只辨识并记录了一件先商的陶范 , 出自湖北孝感聂家寨遗址 。 该遗址位于孝感市花园镇 , 经纬度约31.24N 113.98E , 在澴水的东岸 。 对此遗址只进行过两次小规模的试掘 , 但发现很厚的商文化层 , 据陶器对照大约从盘龙城一期起(相当于后石家河文化) 。 在该遗址商时代地层中发现很多残缺的多次用过的炼缸片(图十二:2─5);此外 , 从最下面的地层还出土了一件铸造工具的陶范(图十二:1)[55] , 据同一层位碎陶片判断 , 时代可能相当于盘龙城一期后段到二期 , 即约公元前1900-1600年(资料不足 , 只能大体断代)[56] 。 用该陶范铸造的工具 , 与大路铺开口于第4层的03EH77灰坑所发现的石范颇为相似(图十二:6) , 从其形状可知 , 其所铸造的就是在盘龙城文化中较为常见的铜斧 。
目前发现陶范的孝感地区 , 其实也零星出土过不少精致的商代青铜器[57] , 而且在聂家寨遗址以南 , 顺着澴水往下30-40公里 , 就有屈家岭、石家河时期的叶家庙古城 , 因发掘面积太少 , 叶家庙城的历史尚难以解读 , 不过发现大量用炼缸作葬具的现象(此举的意义分析详见下文) , 所以 , 不排除叶家庙社会生活亦与冶铜匠的生活关系密切 。 [58]在聂家寨遗址西北约40公里处有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城址王古溜 , 再向西北约20公里处 , 还有一个冶铜遗迹密集分布的遗址 , 即前文已提及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金鸡岭遗址 。 整个汉北地区已发现十多座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城址[59] 。 因此 , 出土先商陶范的遗址 , 正好是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核心区域 , 也是石家河文化冶炼技术相当发达的地区(图十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