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旗峰雅韵|迎恩门:莞邑原点地标符号,传承存续千年文脉( 二 )
历史在不断演进 , 西城楼不仅对东莞人有着不一样的印象 , 也令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士领略着这座岭南名城的历史韵味 。 “在我看来 , 西城楼就是东莞的标志 , 虽然是以现代制造业闻名 , 但这里依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 就好像提到北京就会想到天安门、提到西安就会想到钟楼一样 , 西城楼也是东莞的视觉符号 。 ”在东莞工作、生活多年的李立如此描述 。
2恢弘大气巍峨历史承载其中
既然被广泛理解为“城市符号” , 那么 , 西城楼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 站在这个角度 , 不妨重新了解——
迎恩门 , 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西正路 , 在唐代土墙基础上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 , 位于彼时东莞城西 , 民间故称“西城门”“西城楼” , 明、清两代均有重修和扩建 。 原城墙与道家山、钵盂山、东(和阳)门、南(崇德)门、北(镇海)门三座城门相连 , 城外有壕沟 , 形成了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 , 共同守护城内百姓 。
之所以说“守护” , 就需要回到历史中解读:明朝中期 , 随着地方财政需求及北方中央控制力衰退 , 游弋于珠江口屯门东莞一带的倭寇势力 , 逐渐萌发进犯之意 , 在东南沿海屡有侵扰行动 , 而当时的东莞城墙“只不过是沿袭自唐代的一段低矮土墙 , 一旦出现有组织的大股倭寇洗劫 , 难以担负起军事防御任务” 。 由此 , 时任南海卫指挥常懿审时度势 , 集合力量修筑东莞城墙 。
根据史料记载 , 仅用一年时间 , 常懿指挥下的全新东莞城墙便竣工启用 , “长1299丈 , 高2.5丈 , 厚3.5丈 。 城墙上每隔30丈 , 设有一警铺 , 共有40个 , 并筑有雉堞2031个 。 城墙东西南北又分别设有和阳、迎恩、崇德、镇海四座城门遥相呼应 , 与城墙环护东莞城 , 形成铁桶般的守备屏障 , 只要把城门一关 , 倭寇就无法入城” 。 再经考证 , 几处城门中 , 东(和阳)门、南(崇德)门军事意义更为突出 。
本文插图
走过风风雨雨 , 迎恩门与莞邑大地共同见证沧桑岁月
3无言史书厚重积淀源远流长
从专业角度理解 , 城墙作为“石头书写的历史” , 是华夏文明重要的体现形式 , 不但反映古代建筑科学、军事科学 , 更结合不同地域自然、人文因素 , 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 。 虽现无整体保存 , 一段古代东莞城墙的夯土层仍有实物 。
从正式修筑至今的600余年里 , 迎恩门作为莞邑门户 , 始终是东莞的战略、商贸要地 。 整体而言 , 当下的迎恩门城楼为重檐歇山顶 , 首层红砂岩石建筑 , 为最初样貌从未更改 , 二层为1958年重修城楼建筑 。 具体回溯 , 历代整修也均可考证:
明嘉靖年间 , 知县孙学古加以修葺城墙 , 增高四尺 。 因发生叛兵 , 知县舒应龙提议增筑月城 , 后任杨守仁完成;
万历元年(1573) , 因隆庆末倭寇作恶 , 知县董裕修城墙432丈;
崇祯年间 , 知县李模、汪运光两次重修城墙、修缮城楼;
清雍正六年(1728) , 知县周天成勇自己薪俸重修城墙 , 增设作战器械;
清乾隆年间 , 因飓风袭击 , 五次重修城墙及四城楼;
清嘉庆年间 , 因飓风袭击 , 五任知县分段修复各处城垣及城楼;
清同治年间 , 两次修复北城楼 。
……
对于迎恩门数百年间的加固升级 , 同样也在写就着东莞更为真实的历史 , 过程中的卓绝与坚韧无需多言 , 这座城楼与莞邑大地以更加贴切的方式 , 在多个层面交相辉映 , 让一代一代东莞人形成了深刻的城市记忆 。
毫无疑问 , 西城楼作为物质性遗产 , 是东莞人无法切割的实物所在 , 生动记录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 , 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年轮 。 时空叠加之下 , 东莞的历史文化在目之所及处巍然延续传承 , 展现着不因光阴改变、从未淡化神采的魅力 , 对于家乡的自豪感 , 在人们的心中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