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旗峰雅韵|迎恩门:莞邑原点地标符号,传承存续千年文脉
本文插图
作为东莞地标 , 迎恩门见证岁月流转与历史沧桑
回望浩浩历史长河 , 有着超过1260年建城史的东莞 , 不但镌刻着岭南文明长久发展的闪亮印记 , 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别具特质的城市符号——对于东莞人而言 , 西城楼(即迎恩门)可谓最为生动、熟悉、亲切的共情见证 , 无论孩提抑或成人 , 都有着关于它的一段记忆 , 时光漫步 ,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 但西城楼却是太多人心内永远不变的港湾与归宿 。
是的 , 从“城市文化标志”角度审视 , 西城楼作为莞邑大地如今仅存的古城墙 , 当属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建筑、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唐代确定位置、修筑砖土城墙后 , 明洪武时期以御敌所用加固建成 , 并得名“迎恩门” 。 1958年在原有基座上整修 , 并重新加筑二层城楼——就这样 , 数百年来迎恩门巍巍矗立 , 无声胜有声 , 将东莞地域文化的历史内涵磅礴传递 , 且在不断修葺、完善工作的努力下历代延续 , 已成为东莞文化的最直观象征 。
本文插图
迎恩门城楼在东莞市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600余年的风风雨雨中 , 东(和阳)门、南(崇德)门、北(镇海)先后化作历史尘埃 , 古城墙也在东莞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成为追忆 , 唯有迎恩门历久弥新 , 宛若“沧海遗珠” , 惯看秋月春风 。 2008年 , 西城楼被正式认定为“东莞城市原点” , 在更为壮阔的时空维度彰显不凡 , 继续在光阴流转中凝望变迁——旗峰山下凝神遥望 , 莞邑地标般存在的迎恩门 , 在无尽的时空之中 , 将厚重深邃的东莞历史文化进行着最为生动的诠释 。
【迎恩门简介】
本文插图
【凤凰台|旗峰雅韵|迎恩门:莞邑原点地标符号,传承存续千年文脉】
唐至德二年(757) , 东莞县城移至 , 建西城门于此 , 砖筑 , 屡有重修 。 明洪武十七年(1384) , 改砌以石 , 今之城门 , 即其遗迹 。 城门有两重 , 距此前门五十公尺尚有一城门(俗称“仔城”) , 上有石刻匾曰“迎恩” , 故西城门号迎恩门 。 仔城一九五八年拆除 。
迎恩门上原有城楼 , 清末已毁 , 民国间 , 建简陋之城楼 , 一九五八年改建今状 。 其顶之绿琉璃瓦 , 为资福寺中大雄宝殿原物 。 城楼历四十六年 , 已有敝朽 , 遂于二四年十二月大修 , 次年一月竣工 。 碧瓦飞甍 , 红墙丹柱 , 颇具壮观 。
本文插图
傲然矗立的迎恩门 , 是东莞城市底蕴的恒久标志与象征
1“根”深蒂固莞人乡情系之于此
2010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知名建筑的设计者何镜堂 , 在回到家乡东莞莞城参加一场交流活动时 , 曾如此形容自己眼中的西城楼:“莞城要衍生文脉 , 而西城楼就是东莞的根 , 我们要好好保护西城楼 , 因为这代表着东莞的历史”——而这也是大多数东莞市民的共同心声 。
古今中外 , 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与理解 , 纵然有着语言、风俗之别 , 但实质上高度统一 。 正如美国作家爱默生的经典总结“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 , 能够长久留存于脑海 , 且代代相传沿袭守望的建筑 , 或许就是最为直观的呈现 , 留存在当地人脑海中的 , 自然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怀风貌 。
“其实从心底讲 , 并没有刻意去关注它的那种特殊感觉 , 因为西城楼一直在那里 , 就好像东莞人的老朋友一样 。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莞人 , 陈广坤表示 , “但只要到了重要的节日 , 这里肯定是最有人气的地方 , 举办的各种活动都是最能代表东莞的 , 就是很熟悉、很亲切 , 不用多余的客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