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终别「机」,小霸王被申请破产,为什么国产游戏机难站起来?( 二 )
本文插图
▲ 图片来自:茂名网
离开中山后 , 段永平于 1995 年 9 月 , 在一江之隔的东莞市创立了一家新公司 —— 步步高 。
随着段永平的离开 , 大批中层、技术骨干和职员也都从小霸王纷纷出走 。 而在 1997 年 , 更有 24 家经销商集体投奔了步步高 。 这些事件对小霸王来说几乎是「致命打击」 , 于是小霸王迅速衰败 , 就像刘姥姥的大观园一样 。
从几近破产 , 到如日中天 , 再到步履维艰 , 小霸王的命运就像过山车 。 然而这条铁轨 , 似乎在无尽的向下延伸 。
本文插图
▲图片来自:小霸王官网
小霸王「霸气不再」
没了「主心骨」的小霸王 , 开始了漫长的自救之路 。
在段永平之后 , 继任者几次施救均无功而返 。 虽然依靠学习机 , 其还能勉强糊口 , 但利润率仅为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 而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 , 小霸王折戟沉沙只是时间的问题 。
2004 年下半年开始 , 小霸王开始了架构改革和多元化转型 。 小霸王背后的「金主」陈建仁 , 相继成立了中山市小霸王教育电子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卫厨电器有限公司等十大子公司 。
每个子公司均经营不同的业务 , 比如教育电子公司主营学习机、游戏机;创新公司主营复读机、电子词典;数码公司主营 MP3、MP4 等等 。 可以说 , 小霸王不再是以前那个「单纯」的小霸王 , 而是在多领域广撒网的「海王」 。
【|霸王终别「机」,小霸王被申请破产,为什么国产游戏机难站起来?】
本文插图
▲ 小霸王官网上的产品陈列
但这种「枝繁叶茂」也只是假象 。 小霸王集团在子公司控股 70% , 剩下的则由外来投资人控制 。 但小霸王集团的控股只是靠知识产权占股 , 每年旗下子公司只需要上交一定的费用 , 在具体业务上各自为政 。
后来小霸王集团干脆直接「撒手」 , 撤出了在子公司中的股份 。 一部分子公司只要上交类似「加盟费」的费用 , 就可以使用小霸王的品牌 。
这意味着小霸王沦落为一个出租品牌的「包租公」 。 于是我们看到小霸王旗下的产品 , 逐渐充满了山寨的味道 。
本文插图
▲ 新款小霸王学习机 。 图片来自:小霸王官网
在此背景下 , 小霸王还在 2011 年闹了一出「手机风波」 。 彼时在小米公司的影响下 , 小辣椒、大可乐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刘益兵以支付租金的形式 , 租下了小霸王在手机和平板业务上的商标权 。
随后打着怀旧的概念 , 想在 80 后群体中「大捞一笔」 。 由于小霸王无法生产自己品牌的手机 , 没有获得工信部的入网许可 , 刘益兵「脑洞大开」 , 在新品发布会上用普莱达品牌的 F11 型号手机冒名顶替 。
一台普莱达 F11 的零售价为 899 元 , 刘益兵在包装盒内附送小霸王标志性的拳头形象贴纸后 , 售价瞬间变为 999 元 , 不可不谓之「商业鬼才」 。
本文插图
▲普莱达 F11.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而这场「手机风波」也进一步使市场对小霸王加深负面印象 。 不过好消息是 , 小霸王背后的「金主」公司益华控股收益还算不错 , 尤其是 2016 年 , 达到了上市后的顶峰 。
有钱之后 , 小霸王的「游戏之心」再度膨胀 。 2016 年 , 小霸王提出了「超 500 亿 VR 产业新霸主」 , 甚至还提出了上市计划 。
推荐阅读
- vr|小霸王声明并未破产:被申请破产的是VR产品开发生产企业
- 苏宁|双十一霸王餐的背后,是苏宁的改变规则之战
- 中国基金报|小霸王紧急声明:没有破产!青春又回来了
- 小城慢时光|小霸王游戏机宣布破产,网友直呼爷青结,但它却因此赚了一笔?
- 万物得志|玩物得志竞拍背后暗藏“灰色产业” 涉嫌霸王条款恐让唐金尚难以守住口碑阵地
- 游戏机|小霸王申请破产,三十年来国产游戏机品牌都只剩记忆
- 游戏|小霸王申请破产,三十年来国产游戏机品牌都只剩记忆
- |从其乐无穷到不思进取,中国主机游戏市场再无“小霸王”
- |小霸王被申请破产,“国民游戏机”为何走向衰落?
- 小霸王|别了,小霸王!500亿“游戏梦碎”,小霸王被申请破产,何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