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说|修枝剪叶,用知之明
摘要:本文立足于《孟子》《荀子》和自然国学中的基本概念 , 及“欲望—志”模型 , 对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拖延症、动力不足等问题进行解析 , 并通过引申《荀子》中的“猒猒兮其能长久”、“照照兮其用知之明”来提出解决方案 , 以达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志义的目标 。
文章图片
关键字:志 , 欲望 , 《孟子》 , 《荀子》 , 拖延症
一、常见问题梳理
【大大说|修枝剪叶,用知之明】如今在日常生活中 , 经常会遇到一类问题:比如动力不足、目标不清晰导致的无所事事;或者刚到一个有约束力的新环境中时 , 会因为这个环境的特殊做出一些积极向上的行为;或是因为听到看到一些鼓舞人心的内容 , 催发了自己想要改变的念头 , 就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特征 。
比如听到一些要保持积极向上、早睡早起的信息 , 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很多天都保持早睡早起、积极锻炼的习惯 。 但是这种和自己原本行为不太相符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 , 大几率会发生一种情况:即会因为动力不足而故态重萌 , 回归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当中 。
那么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为何 , 我们通过《孟子》《荀子》以及自然国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探讨 。
二、理论概述
从自然国学的角度来说 , 欲者志之始也 。 放在上述语境中 , 欲望应当是改变的动力 , 接触到的外界信息进入到身心之中 , 造成了一种类似不平衡的状态 , 这些信息可能是给了一条实现自己欲望的通路 , 比如说“你能怎么样 , 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或者通过信息的耦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欲望 。 从而在这个动力的推动下 , 做出一些切实的行动和改变 。
那么既然如此 , 以欲望作为动力 , 在欲望未被满足的时候 , 动力应该一直存在 , 为什么在一段时间之后这种改变的行为没有被继续保持?
三、成因解析
此处可以引入一句自然国学中立志部分的内容 , 来自于《鬼谷子》中的“欲多则心散” , 此句意为欲望是存在的 , 所带来的动力也是存在的 , 但是由于欲望太多、想要的太多 , 心气就会是散漫的 , 所以动力也即是精力将被分散在多个方向 , 从而难以在一个方向持续努力不断积累 。
正如《孟子》中所提出的“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 如果少了在一个方向上的积累 , 自然在这个方向上难以取得太大成就 。 而且难以取得成就仅仅是“欲多心散”所造成的后果中的一部分 , 正如《荀子》中有“分分兮其有终始也” , 即在处理事务时应当有头有尾 , 处理完成后需要画个句号 。 如果仅是因为杂散的欲望推动 , 给很多事情开了头 , 但并没有继续做下去、乃至于完成 , 那么这个人的身心在和外界交互的过程中将会积累很多不完整的信息 。
而当存在多个欲望或者目标的时候 , 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目标往往难以与短时间的、通过简单行为就可以带来正反馈的目标相对抗 。 例如各种拖延症的行为:明知道有考试 , 那考试复习这个过程 , 是一个长久的行为目标 , 需要持续的行动 , 正反馈往往等考试结束后才能获得;而浏览信息玩游戏等是一个短期就可以带来正反馈的目标 , 在现实情况中 , 两相对比之下 , 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往往很难与短期正反馈相竞争 。
而当上述短期正反馈的行为重复达成的次数越多 , 就会在身心之中积累更多的信息 , 或者说这个习惯的惯性就越来越大 , 在面对压力或想要逃避的时候 , 就会更加容易选择这个惯性更大的行为 , 而不会去选择需要长期努力行动才能获得反馈的事情 , 从而继续积累压力和焦虑 , 不断陷入恶性的循环直至deadline的来临而疯狂赶工 , 即是《荀子》中“荡悍者常危害”所描述的 , 其实也是拖延症的成因 。
四、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成因 , 所以通常在一些日常时间管理的教程中 , 都会让大家设立短期目标 , 把一个比较长期的目标切分成几个短期的目标 , 在施行的过程中 , 降低刚开始的难度 , 给自己一个逐步的正反馈 , 可以比较好的去完成 。 当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 , 自然后面的目标也就更容易坚持了 。
但自然国学的语境下并不推崇正反馈 , 或者说依赖于正反馈是比较初始的阶段 。 所以针对于这些问题 , 《荀子》中早在两千年前就给出过其他的解决思路 , 即“猒猒兮其能长久” , 就是通过修枝剪叶 , 不断的克制自己、收束自己的欲望 , 从上述的初级阶段逐渐过渡到相对高级的阶段 。
修枝剪叶 , 顾名思义 , 是指树在成长过程中 , 会长出很多的侧枝 , 会分散主干生长所需的养分 , 这点与“欲多而心散”描述是相似的 , 如果想要让树长得比较高 , 比较直 , 需要把一些横生的侧枝给剪掉 。 同理 , 我们过多的欲望 , 同样会使精力过多的分散在与主线目标无关的事情上 , 所以修枝剪叶、克制收束自己的欲望 , 使欲望的方向逐渐趋近于自己主线目标乃至于重合是非常重要的 。 当无关的欲望和方向减少了之后 , 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将会无比清晰 , 拖延症也不复存在 。
自然国学语境中极其重视行动而非单纯的思辨 , 所以上述不断收束自身欲望的过程 , 其实是在与外界环境不断交互 , 即在处理各种事务中完成的 。 而当今信息环境复杂 , 在行动过程中会有纷杂无序的信息不断进入杯水 , 其中有很多信息可以影响甚至偏离自己的目标、刺激自身欲望 , 甚至使人沉醉于其中 , 忘记自身目标所在 ,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每次选择中都可以不断的向自身主线目标靠拢而非被环境影响呢?
《荀子》中有“照照兮其用知之明也” , 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 即要努力做到日常中的每一件事 , 都知道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 或者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 有了自身目标作为方向 , 就可以做出有助于向目标方向前进的选择 , 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 , 都和自己最终的目标关联起来 。 每一件事情都是向目标前进积蓄的力量 , 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又会不断深入其精微 , 使自己的目标更清晰 。 每一次的裁断都是最终的目标为标尺和方向 , 自然在行动中积累的信息也是符合这个方向的 , 这些信息的不断积累 , 就可以成为有生理基础的志 , 就可以逐渐达到《荀子》中“好修正其所闻 , 以桥饰其情性”的描述 , 即可以调控自身的欲望、情性为自身前进的助力 。
积微之力能动大千 , 如此既有符合志向的欲望为动力来源 , 又能不断积累 , 以义济志 , 不断清晰精微目标 , 自然能够不为非义所动 , 以至浩然而归 , 千万人吾往矣 。
推荐阅读
- 这款蛋黄肉松面包,柔软又香甜,吃过的人都说好!
-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迁都”猜想|自然灾害说:洪水、地震等致三星堆古城毁亡
- 钱学森|钱学森侄子,拿下诺奖后为何说:我不是中国人,我在美国长大
- 我家午餐,3个家常菜,朋友说伙食太好了,想来家蹭饭
- 冠心病|冠心病心肌缺血不宜干什么活?能干什么活?心脏医生说的清清楚楚
- 减肥|较真丨减肥产品含违禁药再被曝光,为什么说滥用这些产品是在玩命?
- 饭店大厨说漏嘴的秘密,红油干拌饺子这样做才好吃
- 疫苗|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接种新冠疫苗?看看科学分析怎么说
- 甲状腺|如果你的脖子有3种异常,就说明甲状腺“病变”严重
- 肝硬化|得了肝硬化,千万别大意!这样做,大大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