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快手奔赴IPO背后:“狼来了”故事成真 资本市场观望其商业化可能( 二 )


“直播业务是快手的主营业务 。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看到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快手月活超7.76亿、日活超3.02亿 , 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85分 , 日均访问次数超过10次 , 内容创作者占平均月活跃用户的比例约为26% , 每月平均短视频上传量超过11亿条 , 平台内容库已包含260亿条短视频 , 共有近80亿对用户互关……
陈虎东认为 , 基于直播业务实现转化 , 是快手的主要运营方向 。 他觉得 , 庞大的用户基数若难以转化兑现 , 就很难覆盖现有的运营成本 , “这时的用户体量往往是‘有毒的蛋糕’”正因如此 , 很多平台都基于主营的直播业务搞起了电商 , 快手也不例外 。
从变现及收入情况来看 , 快手还具有线上营销服务、电商及其他业务规模的变现能力 。 其中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在过去三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分别收获了3.9亿元、17亿元、74亿元及72亿元 。
而看到快手的电商业务收入数据后 , 互联网产业分析人士刘丁丁嘴里蹦出了“惊诧”一词 。 从2018年启动电商业务 , 当年的商品交易总额为9660万元 , 到2019年增长至596亿元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平台上半年促成的电商交易总额达1096亿元 。
两年增长千倍 , 让刘丁丁保守预判快手今年全年仅仅电商业务的流水就会突破2000亿元 , 他认为这个数据很可怕 , “阿里直到2010年才实现交易额达两千亿” 。
近两年来 , 刘丁丁总会抽出几个月时间去到广大农村和下沉市场走访 , 他常见到农民在田间地头边种地边用快手在直播 。 在他的感知中 , 快手区别于淘宝、抖音等平台 , 在扶持头部主播之外 , 也在为中腰部甚至尾部的用户们优化玩法 。
曾经快手电商的标签也是如此 , “头部红人带货” , 但从2019年以来 , 快手内部将这个标签慢慢撕掉 , 在“人”和“货”两个维度上做出改变 , “它把更多流量和资源普惠给大众参与者 , 让更多人群获益” , 此外 , 快手还深入到经济带、产业链 , 走出了一条原产地直供的电商路径 。
商业化可能
刘丁丁曾到过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 , “整个县城有7万多人玩快手 , 通过快手把地里的农产品(000061,股吧)卖出去 , 销往全国各地 。 ”
从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来看 , 从2017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 , 快手分别让600万人、1800万人、2300万人及2000万人获得收入 , 其中很多是偏远地区 。
“快手电商的社会价值不容忽视 。 ”刘丁丁说 , 快手电商业务交易额大 , 但收入在整个业务版图中的占比并不大 。 “占比为什么这么少?”
他认为 ,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快手在电商交易中的抽成比例小 , 让利给了更多商家主播、消费者等 。 刘丁丁的理解是 , 当下的快手还不急于通过电商业务来赚钱 , “目前它更多是以放水养鱼的心态将生态做大 。 ”
快手CEO宿华对于商业化一直有着清晰的判断 , “很多团队在用户日活500万就开始做商业化 , 我们到5000万才开始 。 ”他在2017年就曾公开表示 , 快手希望创造更好的生态 , “没有特别急地把钱给快速挣了” 。
从交易额的增长中依然能窥见快手电商发展迅速 , 一组数据显示 , 中国直播电商的商品总额预计将从2019年的4168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64172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58% 。 不难想象 , 快手电商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 。
采访人员从快手招股书中看到 , 其计划在增强生态系统、加强研发和技术能力、扩展产品服务与业务上加大投入 。 在陈虎东看来 , 快手可以借助上市增加一些融资渠道 , 为其相关业务和规划获取一定的时间红利 。
那么 ,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 , 会否看好快手这一家企业呢?在刘丁丁看来 , 标准并非落在快手现在能做多大 , 而是看“这家企业有没有发展的天花板” 。
短视频平台的天花板 , 显然是流量 。 快手的优势在于私域流量的价值变现能力强 , 但它深知平台发展的平衡定理 , 于是 , 今年9月下旬 , 快手大动作地展开对公域流量市场的挖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