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如何治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如何治中国哲学
本文图片
《中国哲学方法论:如何治中国哲学》 , 彭国翔著 , 上海三联书店版
《中国哲学方法论:如何治中国哲学》由我2003年以来发表的十篇论文和一篇访谈结集而成 , 以对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探讨为全书核心 。 虽然也涉及若干相关的其他问题 , 但如何治中国哲学 , 特别是如何从事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工作 , 可以说是贯穿全书始终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本书以“中国哲学方法论”为正题 , 以“如何治中国哲学”为副题 。
对于从事“中国哲学”的学者而言 , 是否具备足够的方法论自觉以及这种方法论是否周全合理 , 直接制约着其成就的有无和大小 。 没有充分的方法论自觉 , 哪怕终生从事中国哲学 , 也只能是“依样画葫芦” , 往往由其跟随的老师和阅读的著作决定其自我发展与完成的形态 。 这种情况下 , 遇到一流的老师 , 读到一流的著作 , 长期“熏习”和“临帖”之下 , 也许可以成为不错的“摹本” 。 但这已是最理想的结果 , 实际情况则大多不过是“对塔说相论”的门外聒噪 , 并不真正懂得学术思想为何物 。 而如果遇到的老师是庸碌之辈、读到的作品又并无原创性可言 , 那么 , 即便获得博士学位、得到大学的教职 , 也不过是“中国哲学”的“从业员” , 无法在“中国哲学”这一领域真正有所建树 。 至于能够意识到方法论的重要 , 更能够对此进行自觉的思考 , 但未能形成系统、合理与周到的见解 , 要么边见作祟、要么蔽于一曲 , 则往往落入“言隐于荣华、道隐于小成”的地步而不自知 , 或可在一些“蛛丝马迹”上不无所见 , 终究难成贯通古今中西的大器 。
对于中国哲学方法论的自觉反省 , 我的这部小书当然不敢自诩已经做到了系统、合理与周到 。 但是 , 对于从事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人文学的同行 , 尤其是那些有志于中国哲学和人文学且尚未陷溺于门户之见和帮派习气的年轻朋友 , 如果我的探讨能够提供些许的帮助 , 即便是作为启发进一步思考的助缘 , 这部小书的结集出版 , 便不再只是我个人多年来思考中国哲学方法论问题的初步总结 , 而同时也获得了更具公共性的价值和意义 。 此外 , 虽然有心的读者未尝不可以从原初发表的出版物中寻得本书的各章文字 , 但鉴于各章文字不仅散见于不同的出版物 , 更是发表于前后跨度达十六年间的不同时期 , 此书将其汇总并加以修订 , 无疑可以为读者提供了无需“动手动脚找东西”(借用傅斯年语)的便利 。 这也是本书出版的另一个意义 。 下面 , 我将对本书各章包括附录的缘起和主旨加以简要的交代 , 然后对本书各章和附录编排的结构及其意义加以说明 , 希望可以为读者在阅读本书各章及附录之前 , 提供一些理解上的帮助 。
第一章“合法性、视域与主体性——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作于2002年底 , 最初发表于《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 是应当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编辑的魏长宝兄之邀所做的笔谈文章之一 。 该文曾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 , 也曾收入我的《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2009年8月初版) 。 该文的英文版则发表于《当代中国思想》(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2005年的秋季号 。
我对于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思考 , 自然不是从这篇文字才开始 。 不过 , 我的思考进入学界的公共论域 , 应该以这篇文字为最初的标志 。 长宝兄当初之所以邀请中国哲学领域的几位同人撰稿 , 始于所谓“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 。 正如我在该文一开始即指出的 , 所谓“合法性”的质疑本身即存在合法性的问题 。 因为该种质疑所赖以为据的“哲学”观 , 实则不过是西方哲学传统的一支 。 如果对西方哲学传统能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 则未必需要拘泥于某一种对于哲学的理解而对“中国哲学”是否构成一种“哲学”产生质疑 。 在我看来 , 真正的问题不是对中国哲学是否构成一种“哲学”这一伪问题纠缠不已 , 而是如何才能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 。 这一问题 , 其实是上个世纪初学界讨论如何研究中国哲学的焦点所在 。 只不过当时参与讨论的学者 , 未必都能对此具有足够清楚的意识 。 而这一问题意识 , 成为我思考中国哲学方法论的出发点 。 事实上 , 我在文中已经指出了西方哲学、海外中国哲学研究对于中国哲学的不可或缺 , 也指出了中国哲学原始文献对于确保中国哲学主体性的意义 。 就此而言 , 我对于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思考和反省 , 其宗旨可以说在这篇最早发表的文章中已经确立 。 不过 , 限于当时笔谈文章的篇幅要求 , 虽然宗旨已备 , 但详细的论述和阐发 , 则要到后来进一步发表的文字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