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前端|央视新闻聚焦虹梅街道垃圾处置新门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上海垃圾分类成绩显著。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垃圾前端分类和后端处置的发展,社会各界做出了不少具有前瞻性的试点探索。近日央视新闻带我们走进了虹梅街道,聚焦他们在湿垃圾和可回收物处置方面的勇敢探索。
一、湿垃圾的本地化处置
作为上海市探索湿垃圾本地化处置的试点之一,虹梅街道采用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了专业的垃圾处置设备,每天及时处理前端产生的湿垃圾,把前端分类和后端处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杜绝了湿垃圾发酵恶臭、滋生虫害等二次污染问题,同时通过脱水等环节实现了湿垃圾前端减量,大幅节约后续运输成本。
二、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探索
【 垃圾前端|央视新闻聚焦虹梅街道垃圾处置新门道】通过近一年的探索,虹梅街道湿垃圾的试点项目已经形成了资源化利用的闭环模式。湿垃圾在经过粉碎、脱水、脱油后被拌入生物菌肥,装袋集中送往特定地点与农废混合进行堆肥。从虹梅街道尝试用湿垃圾堆肥开始,随着湿垃圾量的提升,上海周边目前已经有3000亩农田免费用上了虹梅街道用湿垃圾堆出的有机肥。
三、身边的湿垃圾“博物馆”
虹梅街道湿垃圾的集中处理站不仅是徐汇区市民环保体验中心,同时还是上海唯一一家坐落在中心城区对市民开放的小型湿垃圾处置科普馆。在这座身边的湿垃圾“博物馆”里,市民能最直观地看见自己投扔的湿垃圾如何通过科技变废为宝,如何物尽其用。
四、可回收物分类再细化
虹梅街道对航天新苑可回收物的要求,在上海市规定五分类的基础上升级为十分类,在这个小区对可回收物作更具前瞻性的试点探索。目前航天新苑处在试点的初始阶段,暂且只对保洁员作出可回收物十分类的要求。为了帮助航天新苑十分类的试点探索,街道出资给保洁员提供货架、分类箱等硬件设施,同时与小区物业进行协商在保留保洁员基本工资的基础上,鼓励保洁员将可回收物售卖给“两网融合”体系,进行额外创收。
像虹梅街道一样积极探索垃圾前端分类和后端处置的基层组织还有许多,街镇、社区不断发挥着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激活了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人民城市的建设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
【来源:绿色上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荐阅读
- 李思思|央视主持李思思素颜太美!皮肤白皙能掐出水,身后满柜书摆放凌乱
- 重男轻女|出差回来垃圾桶里的一个包装袋,结束了我2年的婚姻,我却很开心
- 央视记者卧底做销售,一着急一努力干到二把手!网友:再不收网就要当老大了
-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住在垃圾堆旁,日用品是捡的,只有爱情
- 东北女人,欠债50万,离婚后开重卡拉煤,还债养娃,被央视表扬
- 吴志扬|央视最美女主持因打扮饱受质疑,隐婚嫁富豪,42岁颜值实力仍出众
- 央视主持人康辉后悔选择丁克:如果可以重来,想让我妈抱上孙子
- 父母带来水蜜桃,婆婆很嫌弃的丢进垃圾桶,我说的话婆婆哑口无言
- 尼格买提|央视主持人吃选秀成员的醋?撞名引起尴尬
- 央视主播抗癌13年,状态越来越好:女人最好的活法,是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