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尾款人、打工人?今年双11就没想让你做人

自嘲尾款人、打工人?今年双十一就没想让你做人自嘲尾款人、打工人?今年双11就没想让你做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他来了他来了 , 双十一他带着比奥数题还难的购物规则走来了 。假设一件日常价1188的商品 , 双十一期间活动价为999 , 定金60膨胀两倍 , 跨店满300减40 , 品类券满300减20 , 分享3个好友得20元无门槛优惠券 , 充值2000购物金得2100 , 指定商品2件88折 , 有些优惠全场通用 , 有些优惠不可叠加 。 请问 , 怎么买最便宜?最后价格是多少?懵逼了吗?懵逼就对了 。 这还不包括各个平台养猫、赛车、摆摊等赚来的红包呢 。自嘲尾款人、打工人?今年双11就没想让你做人
所以 , “被双十一逼疯的我”登上了微博热搜 , 甚至有网友吐槽葛军被拉着去做了双十一活动策划......本来双十一的到来 , 打工人就成了留不住手的打工人、尾款人 , 但在这个过程中 , 还要被平台方设卡布障 , 生生逼成阅读大神、奥数选手、社交达人 。 最后发现 , 语文数学不好都不知道怎么买东西 , 朋友不够多根本抢不到优惠 , 就算下单了回头一看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也没省下多少钱……双十一已经第十二年了 , 规则越来越复杂了 , 时间越来越长了 , 而曾经那个说打五折就打五折毫不含糊的活动 , 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但即便复杂的游戏规则劝退了不少打工人 , 为何平台还乐此不疲地加高“准入门槛”呢?内卷的电商平台和打工人 , 在双十一遇见彼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双十一与其说是购物狂欢节 , 不如说是打工人为了省下“血汗钱”而去参与的期末考试 。尤其是今年双十一 , 比如主场平台天猫 , 不仅在玩法上多了购物金、分享红包、会员红包、羊毛等等 , 在时间上更是“两次爆发” , 十月还没过去 , 双十一就已经开始了;东西还没想好买什么 , 第一波预售就结束了 。 只留下了3.5亿做不出题在线疯狂的打工人 。自嘲尾款人、打工人?今年双11就没想让你做人
但时间长线化、规则复杂化 , 或许是双十一发展到第一个本命年、从天猫一家走向全网参与之后 , 不得不演变的趋势 。 毕竟 , 双十一设规则吸引参与的模式这么多年来早已被验证了行之有效 , 成熟的模式之下 , 更为高级的模式还没创新出来 。从而 , 便走向了“今天规则不复杂 , 明天数据就搞砸”的内卷 。 像极了“今天搬砖不狠 , 明天地位不稳”的打工人 。自嘲尾款人、打工人?今年双11就没想让你做人
出现这种局面 , 首先 , 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增长乏力 , 网购零售的增速也已经放缓的现状下 , 平台为了圈住流量、挖掘更深的增长动力 , 就不得不以“价格歧视”的精细化运营来留住用户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 , 2014-2019年 , 线上零售总额虽然持续增长 , 但是增速总体下滑 , 增速放缓 。自嘲尾款人、打工人?今年双11就没想让你做人
从而 , 能够号召全民参与的双十一身上就担负了留客的重担 。不过 , 留客的“价格歧视”并不是字面意思 , 而是一种精细化运营的手段 。 简单通俗地讲 , 就是让愿意花时间研究规则的人省更多钱 , 而让不愿意耗费时间的人直接以双十一价格购买 。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自由插画师惜惜告诉“螳螂财经”:“我买了快两万块钱的东西 , 但都只用了系统可以自动结算的满300减40的优惠 。 我那些东西如果要一样一样研究怎么省钱的话 , 肯定得花好几个小时 , 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先陪孩子玩会儿 , 等他们睡下了我自己多画几张画稿 。 ”也就是说 , 双十一复杂的玩法其实能够自动将消费者分层 , 让有钱的节省时间 , 而让有闲的节省金钱 。 而在这样的精细化运营之下 , 平台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没有人能双手健全地走出双十一会场” , 从而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自嘲尾款人、打工人?今年双11就没想让你做人
其次 , 则是因为今年疫情带火了直播电商 , 使得电商大战又重新变得激烈 , 当字节跳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都开始加速布局电商生态来与传统电商平台正面竞争时 , 为了抢夺市场 , 传统电商平台就不得不拉长时间线 , 并将“价格混淆”的战略运用在双十一 。根据公开数据 , 2019年中国电商市场占有率 , 阿里巴巴以42.7%排名第一 , 其后分别是京东和拼多多 , 市占率分别为29.4%和5.4% 。 三大电商在我国电商份额占比达到了77.5% 。尽管如此 , 字节跳动、快手两股势力早已不容忽视 。截至2020年8月 , 抖音电商总体GMV同比增长6.5倍 , 直播GMV同比增长36.1倍 , 开店商家的数量增加16.3倍;而快手方面也透露 , 电商业务的日活早已破亿 。每个平台肯定都想分到更大的蛋糕 , 但平台太多 , 消费者的注意力有限 ,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促销时间拉长 , 并不断刺激用户的购买欲望 。但这也不是终极方案 , 毕竟时间拉得再长 , 每个平台上销售的商品却都差不多 , 无法形成有明显差异的产品竞争力 , 仅仅靠简单粗暴的打折又无法保证平台、商家与消费者三方都能利益最大化 。 从而 , 利用“价格混淆”增加消费者比价难度 , 相对降低平台间的竞争强度 , 让不同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不同的平台下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