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制造的危机:打工人逃离土地价格上涨
(原始标题:打工人逃离 , 土地价格上涨 , 义乌小商品制造的生存危机)以城市有机更新的名义 , 义乌计划三年内整治工业区2万亩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当小商品之都不再宽容小商品制造业义乌还能保持其地位吗
10月27日 ,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下朱宅村 , 已经拆迁完毕的厂区 。 摄影/本刊采访人员 苏杰德义乌小商品制造的生存危机本刊采访人员/苏杰德发于2020.11.16总第972期《中国新闻周刊》以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国际商贸城为中心 , 全市星罗棋布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工业区 。 全球的市场需求反馈到义乌 , 这些工厂立刻就能响应 , 制造出物美价廉的商品 。 从工业区到商贸城 , 开车时间少则5分钟 , 多则一个小时 , 这就是义乌小企业与全球市场的距离 。 如今 , 这种产业模式遇到挑战 。在距离义乌小商品市场约4公里的荷叶塘工业区 , 众多企业主不得不停下脚步 , 放下扩张生产线的计划 。 今年 , 市场传出工业区土地和厂房将被征迁 。 根据这份拆迁计划 , 荷叶塘的地块今年12月底前完成收购 , 明年3月份企业就要搬走 。实际上 , 荷叶塘工业区只是义乌要拆迁的工业区之一 , 同样的一幕在距离义乌国际商贸城大约30公里的赤岸镇工业区上演 。 “没有想到拆迁会发生到我们身上 。 ”赤岸镇的企业主段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他以为靠近城市的黄金地段工业土地才受到“青睐” , 没想到镇上也要拆 。段离介绍 , 像他这样的宗地主(拥有工业用地使用权)还能获得较多补偿 , 但那些租赁厂房的企业处境就悲惨多了 , “义乌已经难以再找到新的工业厂房 , 即使有也可能会拆迁 , 而义乌周边县市的土地价格也顺势上涨” 。进退两难的企业家“搬迁的信息非常突然 , 媒体6月发布了信息 , 7月份街道工作人员就上门征求意见 。 ”荷叶塘一家饰品企业负责人田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在这份方案中 , 义乌要加快主城区有机更新 , 福田街道荷叶塘工业功能区区块将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收购 。田丰起初还不在意 , 当其他工业区开始拆迁的时候 , 他才着急起来 , “我们业主商议后 , 去街道办和市政府了解情况 。 街道办的反馈模糊 , 他们说是突然接到市里面的消息 , 也不清楚具体情况 。 当我们去找市政府的时候 , 市政府又让我们找街道 , 两方推来推去 。 ”荷叶塘工业区是义乌占地面积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 占地1166亩 , 共有工业宗地152宗 , 涉及企业836家 , 员工1.8万人;除152家宗地中小企业外 , 承租企业684家 , 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9.81亿元 。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 义乌市常住人口为123.4万人 , 荷叶塘拆迁就牵涉到义乌常住人口的1.5% 。
田丰的工厂十几年前还是农村的家庭作坊 , 规模扩大后在工业区租房 , 近几年才在荷塘工业区购买了土地 。 根据合同 , 他的企业拥有这块地30年的使用权 。饰品是“义乌造”的主打产品之一 。 义乌市委党校市情研究中心主任周松强撰文介绍 , 义乌共有饰品生产经营及配套辅助企业八千余家 , 其中生产企业三千多家 , 从业人员约15万人 , 产品主要包括胸针、项链、头花等 , 种类超过80万种 , 年产值超200亿元 。田丰拿着工厂的产品说:“别看这一个产品的价格只有几厘钱 , 但我已经做了近20年 。 市场对于它的需求有增无减 , 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 , 人们待在家中 , 对于手工配件的需求明显增多 。 ”为此 , 田丰还准备增加产能 。 荷叶塘工业区拆迁曝光后 , 田丰的厂子被划入整治拆迁名单 , 企业正常的生产被打乱 , 预定的扩产计划难以实现 。与田丰积极争取权益不同 , 荷叶塘工业区一位制笔业负责人则没有时间去做这些 ,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谈的时候 , 让我们1月份就搬走 。 我反馈的意见是 , 最起码给两年时间 , 买厂房要花几千万元 , 短期内哪里来这么多资金 。 对于我们来说 , 今年疫情带来的损失严重 , 能够稳住 , 活得下来 , 才是当下重要的工作 。 ”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黎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荷叶塘工业区是否征收 , 政府还在调研摸底阶段 , 没有发布政策公告、征收规划 , “如果要征收 , 肯定是按法定程序来做” 。 他介绍 , 工业用地只有两种征收办法:一是按土地管理法规定 , 为公共利益需要征收 , 先发布政策公告 , 再收回土地使用权 。 另一种方式是收购 , 企业和政府谈好条件后 , 由企业提出申请 。但是 , 无论哪种方式 , 短时间内迁走这么多企业 , 难度非常大 。 一位义乌长期从事土地征收的人士认为:“如果按照法定程序 , 就没法迁走这么多企业 。 ”实际执行中 , 基层部门往往会先行动 。义乌苏溪镇华神工业区块 , 有4家宗地企业的老旧厂房 , 其中共有承租企业39家 , 12家个体工商户 , 该区块总面积约100亩 。 义乌当地媒体报道 , “一名工作人员回忆 , 为顺利推进项目开展 , 每家企业他们都几乎上门走访了20次 , 甚至更多 。 ”在这种攻势之下 , 镇政府5月中旬开始行动 , 6月份发布拆迁公告到9月拆除 , 只用了三个月 。对于政府部门的做法 , 段离颇有微词 。 他介绍 , 赤岸镇政府的工作人员7月份直接去找租户 , 口头要求企业8月底前搬走 , 也没有正式文件 , “都没有正式下文 , 你怎么有权力去赶这些小微企业?”“从法律层面讲 , 企业签约获得工业用地使用权 , 受法律保护 。 但是 , 政府部门出台规章、红头文件 , 以整治的名义征收 , 尤其是在企业不情愿的情况下 , 这可能会带来连锁效应 。 ”长期研究义乌产业发展的从业人士李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产权安全没有保障 , 会影响义乌企业的投资意愿 。 ”田丰说 , 他的工厂规模不适合在农村发展 , 已经无法回去 , 如果要搬只能到附近的区县 。 因工业区拆迁 , 大量的企业需要新的厂房 , 周边区县的土地价格已经水涨船高 。一位消息灵通的企业负责人 , 在荷叶塘工业区拆迁消息出来前 , 就已经在义乌周边区县购买了100多亩的工业用地 ,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厂房建筑面积成本在每年每平方米1500元左右 , 现在的销售价格已经达到3000元 。 他准备把这些厂房按层出售 。 以田丰需要的五千平方米为例 , 购买价格将高达1500万元 。“亩均论英雄”的指挥棒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是否应该拆迁 , 企业亩产收益是重要参考标准 。“有些企业20年前拿了土地 , 如今收房租 , 现在很多企业却拿不到地 , 我们就想安置那些正经经营的企业 。 ”义乌经信局总工程师冯舒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浙江总体山多地少 , 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 只能把原有的存量盘活起来 。 因此 , 浙江省政府才制定了亩产效益评价政策 。2014年 , “亩均论英雄”改革在义乌推开 。 通过这一评价机制 , 义乌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 , 分类施策 , 以企业亩均效益论英雄 。 A类企业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 但对于D类企业来说 , 鼓励企业主动关停退出或兼并重组 。经过5年的试点 , 义乌今年出台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 力争2020年至2022年完成2万亩以上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计划 , 这牵扯到义乌近一半的工业用地 。“就像学生考试一样 , 全市有地的工业企业 , 亩产效益等级是自己考出来的 。 ”义乌经信局副局长丁汉君将这种考核比喻为考试 。 但是 , 这种考试带来的影响却要大得多 。 批而未用、用而未尽的闲置或部分闲置的 , 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为D类的工业用地 , 将被列入整治范围 。不过 , 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黄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亩产收益考核 , 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 而不是作为拆迁的依据 。 而且 , 浙江省政府制定的是指导性文件 , 主要考核的是规模以上企业 , 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考核数据进行调整 。根据义乌的评价体系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分为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等七个指标 , 而规模以下则包括亩均税收、亩均销售收入、吨排污权纳税额、单位电耗税收、工业性投资五个指标 。 其中 , 亩均税所占比重最大 , 百分制的考核下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占40分 ,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占55分 。义乌亩均税的基准值是每亩30万元 , 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 考核指标并不友好 。 亩均论英雄政策核心是每亩地的产出 。 以义乌来说 , 一宗地内往往有多家企业 , 有些交税 , 有些不交税 , 良莠不齐 。 下朱宅工业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梅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他的企业属于承租的厂房 , 去年交税超过100万元 , 仅仅算他一家企业能实现每亩地30万元的税收指标 。 但是这宗地内的其他企业很少交税 , 因此在考核评价上 , 他所在企业的价值并不能显现出来 , 也不能享受政策优惠 。他的企业也面临拆迁搬走的问题 , 考察后 , 他选择在金华市的金义新区内安家 。 这次搬迁费用耗尽了企业多年的积累:三千平方米工业用地使用权的价格是1000多万元 , 搬迁期间工厂停产 , 工资房租还要正常支付 , 这给他带来极大压力 。 “这次咬咬牙 , 购买的是使用权 , 不再租房 , 至少不会再被赶 。 ”从江西到义乌十多年的梅军说 。张黎明介绍 , 义乌今年安排了1900多亩的工业用地 , 已经用完 , 像这种税收100万元的企业可能根本排不上号 。 但义乌考察的不只是税收 , 还要看其他效益 , “如果是高科技的 , 做芯片的 , 哪怕税收一分都没有 , 我们也会扶持 。 ”丁汉君则介绍 , 义乌亩产效益评价在全省排名中下 , “浙江去年数据是规上企业平均亩税30.5万元 , 义乌是14万元 。 ”研究义乌产业发展的李滨认为 , 义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 , 决定了考核指标应该有别于其他地方 。 丁汉君则认为这种考虑不现实 , 义乌既然在浙江 , 也要根据这个游戏规则来做 。对企业的考核标准逐渐在提升 。 丁汉君介绍 , 原来的淘汰类企业标准是每亩税收1万元 , 今年是3万元 , 浙江省计划到2025年将5万元以下的全部淘汰 。 不过 , 他也强调 , 评价和征收土地是两回事 。 评价结果出来后 , 省里规定这一类企业的水价、气价、电价等要涨价 , 企业要进行整改 , “但也没有说一定要搬迁 , 这不是经信局这个环节所涉及的” 。对考核标准的不断提升 , 李滨持批判态度:“企业业绩不可能永远向上 , 市场有起有落 , 而且义乌小商品的产品价值不高 , 递增的考核办法不现实 。 ”义乌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不能只从数据上来看义乌 , “义乌不像一些财务报表好看的城市 , 虽然GDP不高 , 但藏富于民 。 ”“很多义乌人没有了奋斗精神”“不只是荷叶塘 。 ”李滨说 , 疫情过后 , 政府不仅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 还鼓励企业增加机器设备 。 在政府鼓励下 , 很多企业购买了新的厂房 , 订购了新的设备 。 如今 , 很多企业装修到一半只能停下来 , 损失很大 , 各个工业区都有这种情况 。对于义乌来说 , 如此急切、大规模整治工业用地 , 也与其财政吃紧有关 。 义乌市财政局发布的《关于义乌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 , 政府的“财力增长根本无法满足政府增支需要” 。义乌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和政府性基金 , 其中税收额比较稳定 , 增幅有限 , 政府性基金则成为义乌政府创收的核心来源 , 土地收益更是增收重点中的重点 。 2015年到2017年 , 义乌出让土地的收益急速增加 , 从23亿元增加到128亿元 。 2019年 , 义乌土地出让收入已经超过300亿元 。一位义乌文创业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政府征收工业用地 , 从经济账上面来说 , 比如花费5000万收回 , 但可以卖两三亿元 。 这些土地还可以发展房地产 , 进一步增值 。对于义乌来说 , 这种土地生意最大的制约是指标不足 , 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有限 。 “义乌建设用地指标是刚性的 , 义乌每年的指标有5000亩到6000亩 。 如果靠新增建设用地 , 难以支撑城市发展 , 只能在存量上做文章 。 ”张黎明坦言 。
推荐阅读
- 日本制造为何由盛转衰,美帝的围堵制裁-东芝事件
- 浙江义乌新冠疫苗第二针:200元疫苗费 28元服务费
- 在义乌,每天都是双11
- 大爷赔车主1万5真相:确实闯灯,谁在制造豪横?
- 产业体系|【地评线】大江时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为制造强国扬帆起航
- 中国创造|重大工程背后的“中国制造”
- 曾风靡全世界的日本制造,为何慢慢变得举步维艰?
- 任正非亲自认证了「芯片制造全球第一名在台湾」
- 中国芯片设计领先,制造世界第一!华为员工嗨了
- 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筑牢实业根基(产经观察·着力发展实体经济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