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研究破解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困局”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历时2年 , 联合全国17家医院完成的一项原创性研究成果 , 北京时间10月30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简称JCO)在线发表 。 该研究针对病灶较大无法即刻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化疗+放疗”治疗期提供了更优化的组合治疗方案 , 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这群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获益 。
得了肠癌 , 患者最关心的就是“能手术吗?”“能保留肛门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蔡三军教授说 , 早期直肠癌手术后 , 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 , 相当于临床治愈 。 但很多人因疏于肠癌的早期筛查和定期肠镜检查 , 临床上约80%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 一些患者由于病灶较大或者距离肛门较近难以马上进行手术切除 , 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 。 针对这些局部进展期患者 , 2004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手术的标准治疗方案 , 手术病理显示完全缓解率为8% 。 且在这种治疗模式下 , 约1/3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而导致治疗失败 。
【|中国原创研究破解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困局”】
|中国原创研究破解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困局”
本文插图

蔡三军教授在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门诊为患者精心制定诊治方案
为改变这一治疗“困局”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章真教授、朱骥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多年攻关 , 自2012年起对伊利替康这一传统药物用于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进行探索 , 2015年12月起更联合全国17家医院 , 将360位24岁—75岁、肿瘤病灶位置距离肛门≤10cm的II/III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开展对照研究 , 在为期5周的化放疗后等待8周进行根治性手术,结果显示 , 研究组肿瘤消失(CR)的概率较对照组翻了一番 。
据朱骥教授介绍 , 他们的临床试验方案紧紧铆牢“基因表型” , 入组前对每位患者进行相关基因位点的检测 。 根据已有的研究 , UGT1A1野生型和杂合突变型的肠癌患者对于伊立替康药物剂量耐受性较纯合突变患者显著增加 。 因此 , 只有基因表达为野生型或杂合突变型的肠癌患者才能入组 。 团队发现 , 伊立替康周剂量应用不足、用药次数1~3次的患者 , 其疾病缓解率率仅为20%;而足量应用且用药次数达4~5次的患者 , 可增至近40% 。 “我们建议 , 未来临床过程中若要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退缩效果 , 在新辅助化疗过程中应尽可能让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达到周剂量标准且用药次数达到4次及以上 。 ”章真教授说 。
章真教授在肿瘤医院的学术科研讨论会上
肠癌新辅助治疗在近十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 朱骥教授说 , 两类患者能够因此项研究获益 , 一是首次就诊不能达到满意的肠癌根治切除的患者 , 通过本方案治疗后赢得可根治切除的机会 , 达到更好远期生存获益;二是首诊不能保肛的低位直肠癌患者 , 可通过新治疗模式获得保留肛门的机会 。
据悉 , 复旦肿瘤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领域还在持续探索 。 另一项主要针对低位初始不能保肛的直肠癌患者的研究项目已经启动(CARTOnG-2001) , 有来自22个省市的68家中心有意加入 。 另外 , 针对“放疗+免疫”的强强联合模式 , 研究团队也正在进行从基础到临床的多方面的研究 , 探索最佳组合形式 。 蔡三军教授表示 , 肿瘤治疗亟需多学科深度融合与参与 , 通过多种治疗方式的组合应用 , 让更多肠癌患者获益 。 (本文图片均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供)
作者:姜泓冰 王懿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