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公报解读 | 刘守英:迈进“十四五”,中国城市“生死线”渐明( 二 )


我们从90年代末以来就沿用土地城市化模式 , 首先它已经基本把中国城市的物理框架搭建起来;其次 , 在这套城市化模式下 , 积压了诸多风险需要化解 , 比如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住房问题 , 还包括新进入的人口在城市落脚的问题 。
这些问题目前尚未妥善解决 , 如果城市还靠不可再生资源去创造财富 , 经济就会出现问题 。
但我们认为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还是在城市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 没有一个国家经济搞不动了就转向乡村要GDP , 这是违背规律的 。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显示 , 乡村创造的GDP在整体财富创造的份额是下降的 , 所以接下来对经济增长做贡献的 , 还是主要在城市 。
城市进化论:这样就面临一个到底怎么去看待和理解“城市在‘十四五’期间 , 作为整个经济发展动力”的问题?
刘守英:这是要想明白的第一件事 。 如果还用原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卖地融资、高房价、地方政府和金融债务高企、超发货币——这一套体系 , 很难继续在城市创造GDP循环 。 刚刚已提到 , 一是城市的基本框架已成型 , 二是城市的风险需要化解 。
所以城市要作为发展动力 , 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本身的升级 。 我们的城市应该从原来铺摊子的模式转变为增加城市的内涵 , 整个国家要往已经搭建起的城市框架内注入内容 。
首先考虑往里面装什么样的经济 。 上一轮城市的物质形态 , 是整体经济的主要来源 , 例如房地产 。 但城市接下来应该回归它的本质——城市是一个人流、知识、思想、创新集聚的地方 。
重要的是在这里发展创新活动 , 提高创新密度 , 然后把这些创新知识所转化的产业发展起来 , 比如科研等创新密集的产业 , 以升级城市产业 。
我们要做的是改变城市骨架里的内容 , 而这些被装入的内容 , 就是“十四五”期间整个城市经济的主干 。 只要能装得进 , 城市的竞争力就起来了 。 就从这一点来讲 , 下一步中国的城市会急剧分化 , 有创新、科研能力的 , 产业升级能力强的城市 , 就会在竞争中胜出 。
而那些只有房子、卖地收入、大马路大广场的城市 , 在下一轮竞争中就会面临很大的麻烦 。 有些城市说自己GDP高 , 它也没有竞争力了——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新的能力 , 是知识集聚的能力 。
所以从整个中国城市看 , 已不需要那么大的架构 , 但内容和质量应该是升级的 。 而内容和质量升级 , 又反过来使整个城市越来越回到本质——一个创新集聚、知识密集、思想交流的地方 , 各种文化得以呈现 , 这样慢慢就变得比较像真正的城市了 。
城市进化论:我们现在的城市问题出在哪里?不能满足人的需求了?
刘守英:物质的形态很重 , 是物质类型 。 城市跟农村一样 , 过去农村晚上就听老人讲鬼故事 , 城市就守着一个电视机 , 现在不守电视就玩微信 , 这不是城市本来的形态 。 城市就是高度创新 , 高度知识密集 , 思想的交往 , 有社交和文化 。
“十四五”期间 , 中国城市的内容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 它的群体也会改变 。 现在进入城市的群体已经和上一代不同 , 上一代的想法基本就一个:在城里有套房子 。
90年代我在威斯康辛访问 , 当时回来最大的理想就是有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 有了这房子 , 再有辆桑塔纳 , 觉得这辈子就够了 。 当时那代人对城市的要求仅限于此 。
现在不是了 , 在城里的人是对城市有期许的 , 包括进城的农村人 。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城市?因为觉得呆在这里舒服 。
所谓舒服 , 非常重要的是城市本身的品质 , 让人觉得在这里有可以交往、交流的朋友 , 可以想着一起做点什么 。 这些都不是事先设计好的 , 而是在一起碰撞交流出来的 。
这可能是“十四五”期间城市最重大的本质变化——从原来简单的对城市物质上的需求转向精神的需求 , 转向创新、思想、交流 , 转向大家认为这个地方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 都想定居于此 。 这里会产生很多思想和创新 , 成为新的动能创造很多GDP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