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园|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却又看不到血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他的文字 , 一针见血 , 却又看不到血
哲学园|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却又看不到血
本文插图

他的文字 ,
一针见血 , 却又看不到血
文:网摘 编:李强
青年学者羽戈说:我们认识一位作家 , 往往通过他的文字 。读刀尔登却相反 , 我是先听说他的传奇 , 再留意他的文章 。
《中国好人》的封面 , 印了一句令人瞠目的话:“中国杂文 , 鲁迅、王小波之后 , 幸好还有刀尔登 。 ”
这应是出版商的手笔 , 依刀尔登的谦逊与淡泊 , 必定不屑于这般宣传自己 。
其实 , 这不是褒义更不是贬义 , 而是实实在在的评价 , 没有夸张 , 没有半点水分 , 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流露 , 能够担当得起 , 够硬气 。
单论杂文 , 刀尔登与鲁迅 , 可比性实在不大:鲁迅的杂文 , 并不以说理见长;刀尔登杂文的一大特色 , 恰是说理 。
与擅长说理的王小波相比 , 刀尔登的文字功夫似乎更胜一筹 , 其表述机警、明快 , 力求一剑封喉 , 就此而言 , 却与鲁迅相近了 。
许多人眼中的刀尔登 , 不是异人 , 而是通人 。
文人的世界 , 需要这样的人才 , 需要更多这样的敢说 , 会说 , 说的清楚 , 说的透彻的人才 。
就像《中国好人》中《序》缪哲说的那般 , “那一年高考 , 刀兄夺了鄙省的魁元 , 唯这一经历 , 成了他‘平生最大的不体面事’” 。
而事实上就是这样 , 无论是文科状元也好 , 省状元也好 , 这些光环与别人而言是荣誉 , 于刀尔登来说 , 真不算 。
这不是谬赞 , 而是文字最能说明一切 。
▍刀尔登写作的当今
是汉语史上最暗淡的一页
就像曾有人说的那般 , “刀兄写作的当今 , 是汉语史上最暗淡的一页 。 人们所知的词汇 , 似仅可描画人心的肤表 , 不足表精微 , 达幽曲 。 所用的句法 , 亦恹恹如冬蛇 , 殊无灵动态 。 名词只模糊地暗示 , 不精确地描述 。 动词患了偏瘫 , 无力使转句子 。 形容词、副词、与小品词等 , 则如嫫女的艳妆 , 虽欲掩、然适增本色的丑劣 。 ”
仔细看一看当今的文学著作 , 看一看当下的时文热点 , 大家怕的还多吗?大家写的能入眼吗?看了那么多文学作品 , 有几个是能够经得起推敲和深思的呢?
然而 , 《中国好人》却不同 , 以阮大铖的“制造小人”为例 。
我对东林党、复社诸子的行动 , 颇有些非议 , 尝言“君子一旦误国 , 往往尤甚于小人” 。 然而君子小人之说 , 更多是道德标签 , 实无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迷局 。
刀尔登“制造小人”一文 , 则更进一步 , 诠释东林党人为什么要集矢于阮大铖:“因为团体需要公敌 , 来把集体凝聚起来;更重要的是 , 好人主义需要坏人 , 来做制度性失败的替罪羊 。 ”
“制造小人”可与“打严嵩”并读 。 严嵩恶名昭著 , 刀尔登却说 , 事实上 , 严嵩谈不上有多好 , 正如谈不上有多坏 。 至少他在世之时 , 名声不差 。
严嵩被打 , 沦为过街老鼠 , 源于两个人(徐阶、王世贞)和一种观念 。 这种观念便是“泛德论”:“以为道德冲突乃是社会冲突的主干 , 我们的失败 , 不是自己无能 , 而是有坏人在捣鬼 。 明朝政治一塌糊涂 , 捉坏蛋运动便格外蓬勃;反过来说 , 因为捉坏蛋运动太蓬勃 , 所以一塌糊涂 。 嘉靖后期政治失败 , 不能不有替罪羊 。 ”
从捉坏蛋到制造小人 , 从严嵩到阮大铖 , 这一点 , 不妨当作读解中国史的密匙 。 甚至不惟历史 , 如今依然有用 。 君不见 , 现在一有冲突 , 都要先揪出一个内奸、恶棍、蛀虫么?
《中国好人》所辑录的文章 , 以史论为主 。
刀尔登论史之长 , 不在考据 , 他所使用的史料 , 几乎都是大路货 。 但他却能用大路货的史料 , 用独特的视角和通达的理论把历史描写的绘声绘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