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面对市场风浪小店如何应对——小店复苏调查
小店不是新鲜事物,它没有购物中心、大型超市那样光鲜亮丽,但涉及行业广泛,服务业态多元,宛如毛细血管一般铺设于街头巷尾,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近年来,随着大众消费迭代升级、数字技术强势崛起,小店不断提质换挡 。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小店骤遇危机 。采访人员近期走访调查,看一看小店如何危中寻机,加快求新求变步伐 。
谁也没有想到,上半年还备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小店”们,能够这么快回过神来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市场都找回了“迟到的春节”的感觉,需求加快释放,人气持续攀升 。在这一股股强劲的活力中,小店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10月初微信发布的《2020国庆微信数据报告》显示,相较于“五一”假期,国庆中秋假期前3天,线下小店总交易额增长了18% 。而小店经济这种加速回暖的态势,在美团最新发布的大数据中也有显示 。
面对疫情突发等诸多困难,小店经济为什么能迅速复苏?又如何真正实现“小而美”,成就一番大作为?
身边的小店变样了
有不少人已经发现,今年以来,身边的小店正在发生变化:楼下的水果店能送货上门了,小餐馆开始接外卖单了,咖啡店开直播了,就连买菜都能用消费券抵部分现金了……
疫情的暴发促使万千小店在危中寻机,灵活求变,加速经营模式转型升级 。比如,发展线上业务就让许多店主尝到了甜头 。
北京西城区“醉初花艺”店的老板杨爽最近就意识到了线上业务的重要性 。今年年初,突发的疫情让花店在春节这个销售旺季关门歇业 。两个月后重新开业的她发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从在实体店里“挑挑选选”变为在手机上“划来划去”,进店买花的人流量大不如前 。
继续等下去不是办法 。杨爽迅速对接饿了么、美团等网上平台,一方面接受网上订单、线下送货,另一方面开展到场布置业务,比如婚礼现场、商业活动、生日派对现场布置等 。“8月份线上订单就开始增多了,当月花店收入也终于由负转正,实现了盈利 。”杨爽说,从线下转型到线上,看似简单,其实门道很多 。比如,如何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如何从网上获客,如何开展线上促销,这些都是学问 。“如今转型线上已成为大势所趋,未来我还想尝试直播、抖音等,吸引更多人关注花店,进一步打开销路 。”
不同于大型商场、写字楼的现代化和“国际范儿”,小店体量小、业务简单,更多是承载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的是居民共同记忆,体现的是“人情味儿”“烟火气” 。
坐落在北京市三里屯SOHO3号商场的福建小吃店“厝味·厚鲤甲赫”就是一家具有“人情味儿”的餐厅 。餐厅位置并不显眼,店面面积也不大,装修简约而不失温馨,原木色调家具、鲤鱼游弋的围幔、满墙照片与地方文化介绍 。此外,还设立了书架与储物柜,用粗麻布袋装上赠礼“好事花生”,浓浓的“闽南味”吸引不少食客前来用餐 。
“‘厚鲤甲赫’在闽南语里是‘给您吃好’的意思 。”“90后”店主姚大戈是福建泉州人,几年前来北京打拼,发现身边不少来自福建的朋友经常抱怨,在偌大的北京难以吃上一口正宗的家乡菜 。于是,喜爱烹饪的姚大戈决定尝试开餐厅,原汁原味呈现“福建味道”,也为身边好友创造一个落脚点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到两次主题活动,邀请亲朋好友来餐厅聊天、聚会,最近一次活动有近百人参加 。”
如今,“厝味·厚鲤甲赫”餐厅已成为一些福建老乡在北京的温暖港湾 。姚大戈说,自己理想中的小型餐饮店不仅仅是一个提供食物的场所,更是一个供大家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一家家小型餐饮店就是大城市中一缕缕鲜活的“烟火气” 。
在注重人情味之外,采访人员走访发现,今年以来,小店“一店多能”态势也愈发明显 。疫情之下,随着消费者服务需求多样化,一些零售类小店不再局限于开展日用品零售业务,还开通了收寄快递、洗衣、维修等多项便民服务 。
推荐阅读
- 新浪VR科技|工业软件研究: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3,223.5亿元(可下载)
- 市场|券商策略:把握业绩确定性 继续看好高端制造和可选消费
- 中国市场|各电商成交逾7000亿 双11又让世界"惊掉下巴"
- 经济日报|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 伊利|伊利双11销量夺冠,连续强势领跑,提前锁定2020年乳品市场第一?
- 头条近期图文|4+7扩围到期,市场新变化
- 追剧小能手|问题银行“重生”记:包商银行市场化重组“一拆二”,二级资本债全额减记再度见证历史
- 热效率|热效率全球第一,比亚迪要火?
- 读职场|泰国海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上涨
- 区别|主板与中小板的区别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