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知识|统编版六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解读(视频微课)汇总,期中期末复习好资料!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统编版六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解读(视频微课)汇总 , 期中期末复习好资料!
小学语文学习知识|统编版六年级(上)全册古诗词解读(视频微课)汇总,期中期末复习好资料!
本文插图

01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 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
作者简介
孟浩然 , 唐代诗人 。 本名浩 , 字浩然 。 襄州襄阳人 , 世称孟襄阳 。 因他未曾入仕 , 又被称为孟山人 。 早年有志用世 , 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 , 尚能自重 , 不媚俗世 , 以隐士终身 。 曾隐居鹿门山 , 生了六子 。 诗与王维并称“王孟” 。
注释
移舟:划动小船 。 泊:停船靠岸 。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 烟:一作“幽” 。
渚:水中小块陆地 。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 , 小洲曰渚 。 ”
客:指作者自己 。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
野:原野 。 旷:空阔远大 。
天低树:天幕低垂 , 好像和树木相连 。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 ,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
原野无边无际 , 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 , 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 , 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 , 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 , 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 , 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 , 这一面是点题 , 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
“日暮客愁新” , “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 , 因为日暮 , 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 , 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 “客”是诗人自指 。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 , 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 , 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 , 不知其期 , 曷至哉?鸡栖于埘 , 日之夕矣 , 羊牛下来 , 君子于役 , 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 , 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 , 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 借此 , 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 , 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 , 消除旅途的疲劳 , 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 , 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 , 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 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 , 而客愁自见 。 ”第三句写日暮时刻 , 苍苍茫茫 , 旷野无垠 , 放眼望去 ,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 “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 第四句写夜已降临 , 高挂在天上的明月 , 映在澄清的江水中 , 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 “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 “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 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 , 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 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 , 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 , 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 , 经过一番上下求索 , 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 , 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
然而 , 言虽止 , 意未尽 。 “皇皇三十载 , 书剑两无成 。 山水寻吴越 , 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 。 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 , 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 。 此刻 , 他孑然一身 , 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 , 那羁旅的惆怅 , 故乡的思念 , 仕途的失意 , 理想的幻灭 , 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 , 不禁纷来沓至 , 涌上心头 。 “江清月近人” , 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 , 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 。 “人禀七情 , 应物斯感;感物吟志 , 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 , 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