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艺评|从“天才女友”到“碎片”,她为女性的深层体验找到一种表达( 二 )


编辑答应了她的请求 , 自然也成了她与读者之间的“中介” , 从而把来往的问题和答复收集存档 , 为《碎片》的出版埋下了伏笔 。
2003年到2007年是第二个阶段 , 小说《暗处的女儿》出版之后 , 费兰特和采访人员、读者的一些交流也收录了进来 。 费兰特用很长的篇幅说明了她的小说诞生的背景 , 还有她痛苦的写作过程 。 写作对于她来说不是疗伤 , 而是在伤口上撒盐 。
2011年到2016年是“那不勒斯四部曲”出版之后的访谈和书信 , 有很多世界各地的采访人员加入进来 , 问了很多读者好奇、想要知道的事 。 《碎片》最后汇聚成一本20多万字的书 , 其实也是一个作家在20几年里的漫长故事 。 读者也可以看到费兰特的生活状态:“我做研究、翻译、教书 。 写作对于我来说不是工作 , 研究、翻译和教书也一样 , 这是我的存在方式 , 是我的营生 。 ”
北青艺评|从“天才女友”到“碎片”,她为女性的深层体验找到一种表达
本文插图

费兰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没人打扰的“作坊” , 一个隐秘的角落 , 她不用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 打造一个美好“人设” , 满足大家的期望 , 这无疑让她的写作更加自由 , 更自洽 。
阅读和女性叙事
费兰特的小说自然诞生于其他文学文本 , 在回答采访人员或读者提问时 , 她从来都不会做出一种庸常的、敷衍的答复 , 而是不断有让人惊醒的句子 。 《碎片》也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 让我们看到西方世界的神话传说、经典名著对她的影响 , 最突出的是女性主义思潮对她的启发 。 我们在《碎片》里可以找到比较完整的女性主义思想家和作家的名单 , 费兰特也有提到意大利女性写作的传统和现状 。 费兰特和意大利最重要的女性主义哲学家穆拉洛(Luisa Muraro)的交流 , 更是让人觉得棋逢对手 。 比如这则对话 , 没有支吾之词 , 费兰特的态度很明确:
泰拉尼和穆拉罗:勒达对尼娜(《暗处的女儿》中的人物)说 , 从她年轻时开始 , 一直到那时候:“世界并没有变好 , 而是对女人越来越不友好 。 ”您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费兰特:我觉得 , 女性对平等的诉求使我们要和男性进行竞争 , 也使女性之间竞争激烈 。 这使男人和女人关系恶化 , 也使女性之间的关系变得残酷 。 在形同虚设的男女平等前提下 , 性别差异可能会让我们回到之前的身份和角色 。 我们带着侥幸把之前那些身份都抹去了 , 或重新包装了一下 。 总之 , 我想说男权比之前更占上风了 , 这让我很愤怒 。 他们紧紧控制着这个世界 , 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比之前更嚣张霸道 , 让女人变成牺牲品 。 我觉得 , 我们处于一场艰难的战争中 , 我们每天都有可能会失去一切 , 包括用于讲述事实的语法 。
费兰特对于小说创作也有明确的态度 , 小说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讲故事” , 语言的各种尝试也不能让小说偏离本意 。 意大利小说“讲故事”的传统比较微弱 , 小说家不得不通过一种卓绝的努力 , 达到一种写作的“真实性” 。 她也清楚什么是糟糕的叙事 , 小说不是非虚构写作 , 不能沦为媒体塑造的刻板印象的集合 , 也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政党的姿态 , 一项人类学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 , 不是去讲今天的那不勒斯是什么样子、现在的年轻人是什么样子的、女性变成了什么、家庭的危机 , 还有意大利有什么样的问题等 , 小说要呈现作者独一无二的视角 。
北青艺评|从“天才女友”到“碎片”,她为女性的深层体验找到一种表达
本文插图

《碎片》是费兰特20多年里书信和访谈的汇集 , 虽然有些零散 , 却集中在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故事上 , 费兰特的面目和“自我”并没有得到呈现 , 我们依然只能触摸到一个作家的思想 , 一个女人对一座城市的情感 , 对母亲夹杂着排斥和仇恨的爱 , 对世界节制、略显坚硬的答复 。 猎奇的人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 , 因为费兰特依然藏身于小说和那些人物的背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