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公证|新规下,“继承权”有变,明年起父母房子统统这样处置,不用再闹
第一代住宅是茅草屋 , 起到了基本的保温作用 。 随着人类历史进入到奴隶制社会 , 制陶术诞生了 , 于是泥瓦房开始出现 , 这是人类的第二代住宅 , 第三代住房是现代意义的混凝土、红砖房 , 特别是混凝土诞生之后 ,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 房子才真正具有了现代资产意义 。
房产现代化之后 , 其属性就远远超出了“保温”的基本功用 , 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 例如房子代表着财产、房子代表着户口资格、房子代表着上学资格等 。 人们对房子的认知也从居住转向了“投资” , 在房产机构对买房心理的调查中发现 , 超过85%的人买房时第一考虑并不是居住 , 而是为了升值 , 只有不到15%的人认为买房仅仅是为了居住 。
本文插图
根据央行在《家庭财富和负债》报告数据显示 , 我国城镇家庭财产平均在300万元左右 , 而这些家庭财产中 , 超过70%的比例是房子 , 在家庭总负债中 , 超过80%的家庭负债是房贷债务 。 这足以说明普通家庭对买房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
房子越来越多 , 城市化越来越高 , 二者相互促进 , 前者源源不断为进入城市的人提供住房源、后者不断增加城市的购房需求 。 马云曾直言 , 未来年轻人要继承的房子很多 , 估计每一个结婚的青年男女需要至少继承5套以上的房子 。 所以 , 一个新问题出现了 , 父母的房子将来如何转让给子女?
很多人觉得 , 这个问题无需再谈 , 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 , 每个家庭都是儿子继承父母财产 , 因为儿子承担了父母的所有养老义务 , 继承财产情理之中 。 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 , 男女逐渐平等 , 现如今女儿对父母的赡养付出并不比儿子少 。 那么父母在对自己持有的房产以及财产如何分配的问题上 , 就难以抉择 。
本文插图
从2021年的1月1日开始 , 将执行新的《民法典》 , 在这其中 , 就对父母的房子如何留给子女做出了很多修改和完善 , 比起以往的继承法 , 有相当大的不同 。 也就是说 , 2021年“继承权”新规 , 今后父母的房子统统这样处置 , 不用再闹了 。
1、新规定 , 额外增加2种立遗嘱方式 。
在以往 , 常见具有法律优先性的遗嘱方式为“公证遗嘱” , 也就是说 , 父母辈老人们如果想要把自己的家庭房产和财产分配给子女 , 则需要带着各种公证处需要的材料 , 然后到公证处开具公证文件 , 以此证明自己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应 。
本文插图
这对于很多人而言 , 不仅麻烦而且不愿意 , 手续繁多 , 奔波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路 , 一次还不一定能办好 , 所以新的《民法典》增加了“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两种方式 , 极大地简化了遗嘱的流程 , 操作起来简单可行 , 一部手机或许轻松就可以实现 , 这让老人们喜笑颜开 。
2、订立遗嘱时 , 设置宽恕期 。
立遗嘱之所以不流行 , 一方面人们的传统观念束缚 , 不愿意立遗嘱 , 另一方面立遗嘱麻烦 , 而且难以修改 , 所以很多家庭宁愿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度过一生 , 身后房产随便子女如何处置 , 也不愿去公证处立个遗嘱 。 之所以不愿意立遗嘱 , 还有个更重要的因素 , 就是立遗嘱很麻烦 , 到公证处跑多次 , 即便办理好了 , 事后后悔了怎么办?
为解决这些问题 , 新的规定给出了“宽恕期” , 也就是让老人们在立遗嘱之后可以进行反悔 , 最终都会以最后的一次遗嘱为准 , 在以往的遗嘱方式中 , 公证式遗嘱法律效应最高 , 但新规也做出了明确 , 只要是合法的遗嘱方式 , 都具有平等的效力 , 而且以最新的为准 。
推荐阅读
- 三条红线新规下,房企“预收账款”重要性凸显
- 电梯|加装电梯“有变”?新规下通通“这样”处理,获一楼住户认可
- 小贷新规下,蚂蚁集团估值基础不复存在?
- 拆迁|新规下,高层住宅不再建?3类房子或迎来机遇,内行人悄悄下手
- 维修基金|明年起,高楼“不再建”?住宅新规下,3类老房子又“吃香”了
- 胡适手稿拍出近1.4亿嫡孙主张继承权
- 胡适手稿拍出天价嫡孙主张继承权
- NG视频|国家开始对学区房“出手”了,在新规下,学区房将全面取消?
- 限高令|“限高令”出台,4层以上装电梯,新规下,3类房子升值空间大
- 数字财经智库|2亿多租客注意了!2021年起新规下,这4类房子将不得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