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山是个好地方(决胜2020)( 二 )


“青山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 。 青山是你剪不断的脐带 , 青山是你抹不掉的乡愁……回来吧 , 青山的‘绿水青山’ , 等着你们变‘金山银山’……”
这是工作队写给青山游子们的一封“家书” 。
曾铁了心在外发展的钱汉泽 , 被这样一纸浓浓乡情的“家书”给感动了 , 自愿回青山发展 。
一踏上阔别的故土 , 钱汉泽就感慨万分——青山变了 , 路通了 , 山更青了 , 水更绿了 , 连鸟叫声也更动听了 。 一番考察后 , 他决定建一个彝族风味的山庄 。 第一期投资 , 在风景秀丽的清幽谷盖一幢集美食、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楼房;还有第二期、第三期开发蓝图 , 也已在他的脑海里绘制 。
随着野马坪景区的升级打造 , 山庄生意也跟着“火”起来 。 钱汉泽扳起指头算账:三年收回第一期投资成本 , 没问题 。
被引回家乡的 , 还有朱顺发 。
这天 , 雨后天晴 。 老朱一早就走进一片青翠欲滴的菜地 。 地里 , 村民们正在择菜、装菜……前一天 , 市民益公司在“青山菜农群”发了微信:明天下午 , 进山“接货” 。
2014年 , 朱顺发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 , 他携妻带子外出打工 , 把老母亲和一双未成年的女儿丢在家里 。 他还“叫”走了二十多号人 。 村里一下子多了不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
四年后 , 再回青山 , 朱顺发着实吃了一惊 。 四年前 , 他出村要翻山越岭绕一天;眼下 , 一条硬化村道直通家门口 , 出行方便快捷 。 村口 , 菜农们正往一辆大卡车上搬蔬菜 。 这些五彩缤纷的新品蔬菜 , 在攀枝花市区各大超市 , 成了供不应求的绿色食品 。
大青山公司经理 , 现场边唱名边发钱 。 当听见“朱顺发九千六百八十五元”时 , 老朱一愣!他捧着钱款 , 半天没缓过神儿来 。 向往笑着对他说:“当初说好的——赚的全归你 , 你就安心拿着吧!”
原来 , 工作队为了打破青山原先只种烤烟、洋芋、苞谷的产业格局 , 决定利用青山有机肥足、海拔高、无污染等优势 , 把高山蔬菜引进大山 。 可这样的好事 , 刚开始却响应者寥寥 。 于是 , 工作队就“包户到人” 。 向往主动跟远在江苏的朱顺发联系 , 劝他拿出二亩烤烟地 , 租给工作队做“试验田” 。 这不 , 结果一季就卖了近万元 。
老朱立刻算了一笔账:按青山气候 , 一亩地可种四季蔬菜 , 一季四千斤 , 一元一斤 , 四季就是一万六千元……嘿 , 比种烤烟划算多了!2018年秋 , 老朱辞掉在外地的工作 , 回到青山 , 一下子种了三亩蔬菜 , 仅秋冬两季 , 就赚了二万六千元 。 同时 , 他还有四十六只土山羊 。 种植、养殖一起上 。 2019年初 , 老朱先是叫回妻儿回家种菜;接着 , 又把外出的乡亲叫回来 , 在家门口种菜 。
在青山 , 种植高山蔬菜虽是头一回 , 可这头一回就尝到了甜头的乡亲们 , 种菜的积极性高涨 。 今年 , 菜农一下子从三十二户增加到五十六户 。 门口种菜门口卖 , 财源滚滚乐开怀 。
朱顺发眺望远山:“秋菜我打算种五亩 , 到时肯定忙不赢 , 就请帮工——工钱嘛 , 我出得起!”
向上向善的青山
2019年8月10日上午 , “文学艺术进青山”夏令营活动 , 如期举行 。
一百五十六名学生组成的方阵 , 英姿飒爽地走进会场 , 立定 , 面向观众 。 一位小女孩从队伍里出列 , 行礼 , 转身 , 然后朝整齐列队的方阵 , 缓缓抬起双臂 。 女孩手拿一根指挥棒 , 轻轻一挥 , 一曲《少先队队歌》 , 回响在会场的上空……
“我家娃娃出息啦!”郝荣忠激动地说 。 老郝比划着手中的拐杖:“我这根大棍子 , 只能赶猪赶鸡 , 可我家娃娃的小棒子 , 轻轻一挥 , 就能出来好听的歌子……”
“文学艺术进青山” , 是驻村工作队为“青山娃娃”们定制的品牌 。 每年暑期邀请文艺名家 , 向娃娃们传授文学、国学、书画、音乐、普通话等知识 。


推荐阅读